《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古代詩歌四首PPT
第一部分內容: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稱為“詩仙”。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靜夜思》《夢游天姥吟留別》等。
背景鏈接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選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 ...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PPT,第二部分內容:朗讀節奏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 ...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PPT,第三部分內容:細節探究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詩中寫“楊花”“子規”的作用是什么? 這首七言絕句前兩句的寫景有什么特色?
寫“楊花”且“落盡”點明了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節,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
“子規”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
本詩首句通過各種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節的一種哀傷、惆悵的氣氛,表達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請從修辭角度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這句詩做簡要賞析。
本詩最后兩句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抒發了作者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關心之情。
... ...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PPT,第四部分內容:藝術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表達了對朋友的真切關懷,也展示了詩人飄逸豪放的性格。
運用浪漫主義手法:
憑借想象讓自己的心獨立于身體之外,或隨狂風,或隨明月,飛向遠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達了悠遠深邃的感情。
主 題:
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自己遭遇的感傷情緒。
... ...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PPT,第五部分內容:板書設計
寫景 敘事
楊花:漂泊無定(友人的現狀)
子規啼:離愁別恨(詩人的心情)
聞道:震驚,痛惜
過五溪:偏遠,艱難
抒情
愁心:同情,牽掛,關切
明月:千里可共(客觀事物人格化)
隨君:時刻相伴
直:不停留——急切
夜郎西:更加偏遠之地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PPT下載,古代詩歌四首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