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梨花》PPT教學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把握故事情節。(重點)
2.分析、理解文章“設疑——釋疑——引出新懸念”的巧妙構思及效果,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義及作用。(難點)
3.學習文中人物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培養助人為樂的精神。(素養)
知識備查
背景資料
《驛路梨花》一文是作者在粉碎“四人幫”后重新提筆的第一篇作品。作者從1950年春,隨軍進入云南,三十多年間,大部分時間都在那里生活。1977年秋,那時黨中央重新提出了學習雷鋒的號召。作者想起了邊疆許許多多樸實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經見過的那深嶺里的小茅屋,默默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為了后來的旅客,臨行前都要給小茅屋做點事的人。想起這些,一股無形的力量讓作者拿起筆來,寫下了這篇文章。
作者介紹
彭荊風,當代作家。他只讀過兩年初中,1949 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迫害,他坐了七年監獄。打倒“四人幫”后重新提筆寫作,《驛路梨花》是他重新提筆后的第一篇。著有長篇小說《鹿銜草》《斷腸草》,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后代》,中、短篇小說集《綠色的網》《驛路梨花》等。
... ... ...
整體感知
略讀課文,文中寫了哪些人?他們分別與小茅屋發生過什么故事?
“我”和老余
向哈尼小姑娘學習
給房頂加草、挖排水溝
解放軍
向雷鋒學習,為方便過路人而建造小茅屋
瑤族老人
為方便過路人,
專門送糧食來
梨花
方便過路人
照料小茅屋
哈尼小姑娘
向解放軍和姐姐學習照料小茅屋
分別按照課文順序和時間順序復述課文,比較一下這兩種順序哪一種更好。
說一說:課文順序和時間順序哪一種更好?
按課文的順序寫比較好。這樣寫使文章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 ... ...
精讀細研
小茅屋的主人是誰?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揭示出來的?再讀課文,找出文中設置誤會和懸念的地方,說說其表達效果。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梨花”,找出文中描寫梨花的語句,并分析其作用。
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
指自然界潔白美麗的梨花,給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處的“我”和老余,帶來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為故事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
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
實寫淡淡月光下輕輕飄落的梨花瓣。以自然環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讀者帶進優美的意境之中。
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虛實映襯,香氣四溢的梨花林與梨花姑娘相映生輝,為全文營造一種景和人融合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小茅屋“主人”助人為樂精神的贊美之情。照應文題的同時,產生了第二個誤會,推動故事情節向縱深發展。
... ... ...
驛路梨花PPT,第二部分內容:第二課時
大自然的梨花美麗芬芳,人世間的雷鋒精神溫暖如春,彭荊風借梨花為我們展現了哀牢山的人情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從語言、寫作順序和人物描寫角度等方面深入探究作者是怎樣展現這種人情美的。
合作探究
1.結合課文內容,想一想以“驛路梨花”為題有什么含義和作用。
“驛路梨花”引用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吸引了讀者,也是全文的線索,既寫出了在哀牢山那偏遠、冷寂的深山老林中小茅屋邊上盛開的梨花的美麗,又暗喻了梨花小姑娘的純潔、美麗,象征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的發揚光大,揭示了人們相互關懷的崇高道德風尚。
2.本文的寫作順序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順敘、插敘相結合
3.本文中的解放軍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場,而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語言寫出他們的行動。這是哪種寫人的方法?本文運用這種寫人的方法收到了什么樣的效果?
本文對解放軍和梨花姑娘,運用了間接描寫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把作品的現在時間集中在一個夜晚和早晨,插敘過去的事件,節省了篇幅,構成了曲折生動、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有利于表達作品的主題。
... ... ...
課堂小結
概括主題
小說通過發生在哀牢山深處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雷鋒精神在祖國邊疆軍民中生根、開花、發揚光大的動人情景,再現了西南邊疆少數民族樂于助人、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歌頌了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貌。
學后感悟
感悟一:雷鋒是我們中國軍人的杰出代表。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早已成為我們社會的一種美德,像鮮花一樣開遍祖國的大地。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要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感悟二:本文以潔白美麗的梨花喻寫梨花姑娘的鮮明形象和純美心靈,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我們在具體寫作過程中要注意借鑒這種寫法。
... ... ...
寫作特色
❶波瀾起伏的情節,回環遞進的結構。
本文不是按事件發生順序從解放軍蓋起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寫起,順敘寫出十多年的時間跨度,而是集中在現在的一個夜晚和早晨,在順敘“我們”宿在小屋而得解饑疲和在小屋的所見所聞當中,插敘文字表明過去小屋的建造和對它的照料。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這個故事核心,先設懸念,穿插兩個誤會,三次深化懸念,最后才徹底解開懸念。從而構成了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回環遞進的結構形式,突出贊美了青年一代學習雷鋒、心靈純美的主題。
❷直接、間接描寫相結合,突出人物形象。
課文先后寫了“我”、老余、瑤族老人、梨花姑娘、梨花姑娘的妹妹、解放軍,其中人物有“我”、老余、瑤族老人、梨花妹妹。而間接描寫的人物是梨花姑娘和解放軍。梨花姑娘是小說的中心人物,她雖然一直未出場,但作者對小茅屋的設備,門上、墻上的字,瑤族老人和梨花妹妹等人物的介紹,已把她寫得光彩照人,從而謳歌了雷鋒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一樣處處開放,很好地表現了梨花姑娘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 ... ...
課堂檢測
1.下列加線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竹篾(miè) 陡峭(qiào) 著急(zháo)
B.攆走(niǎn) 噴香(pēn) 菌子(jùn)
C.修葺(qì) 簡陋(lòu) 相襯(chèn)
D.晶瑩(yíng) 驛路(yì) 香氣四溢(yì)
【解析】B項中,“噴”應讀pèn。
2.下列詞語書寫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茂密 修長 悠閑 歇氣
B.瑤族 瞪眼 朝氣 火糖
C.疲勞 照管 茅屋 折損
D.恍惚 簡陋 花瓣 撕開
【解析】B項中,“火糖”應為“火塘”。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辭手法或人物描寫方法。
(1)溫暖的火、噴香的米飯和滾熱的洗腳水,把我們身上的疲勞、饑餓都攆走了。( )
(2)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 )
(3)瑤族老人立即走到她們面前,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嚇得小姑娘們像小雀似的蹦開了。( )
(4)為頭的那個小姑娘趕緊搖手:“不要謝我們!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 )
... ... ...
課下作業
課后查閱資料,了解雷鋒生平,理解雷鋒精神的內涵。你認為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寫一個不少于300字的片段。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PPT課件免費下載,驛路梨花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