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金屬材料PPT
第一部分內容:目標與素養:
1.了解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與各化學計量間的關系。(模型認知)
2.掌握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模型認知與科學精神)
... ... ...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PPT,第二部分內容:自主預習探新知
一、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與各化學計量間的關系
2Na。2H2O===2NaOH+H2↑
質量之比: 46 g ∶ 36 g ∶ 80 g ∶ 2 g
計量數之比: 2 ∶ 2 ∶ 2 ∶ 1
擴大NA倍: 2NA ∶ 2NA ∶ 2NA ∶ NA
物質的量之比:2 mol ∶ 2 mol ∶ 2 mol ∶ 1 mol
結論: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______之比,也等于______之比,對于有氣體參與的反應還等于______之比。
為什么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同一種物質的單位必須統一,而不同的物質則不必統一?
[提示] 同一種物質用不同的物理量表示時,比例是相同的。例如1 mol鈉和23 g鈉完全相同。
二、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中的“三個規范”
1.書寫規范
各種符號的書寫要規范,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的意義各不相同。如“M”表示________,而“m”表示________,“N”表示微粒數,而“n”表示________。
2.符號規范
(1)設未知數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號表示,且要注明物質(或粒子)的符號。如設參加反應HCl溶液的體積為V[HCl(aq)]。
(2)各物理量及單位、物質的名稱、公式等盡量用符號表示。如已知NaOH溶液的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求NaOH溶液的質量時就寫成:m(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單位規范
把已知量代入計算式中計算時都要帶單位且單位要統一。
... ... ...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PPT,第三部分內容:核心突破攻重難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方法
1.基本步驟
2.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1)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而非質量之比。
(2)計算時,各種物質不一定都用物質的量表示,也可以用質量表示,氣態物質還可以用體積表示,但要注意物質的量與其他各物理量之間的換算關系;只要做到“上下一致,左右相當”即可。
【典例】1.15 g 金屬鈉與水反應,得到100 mL溶液,試計算:
(1)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6 g氧化鈣恰好與20 mL鹽酸反應,則此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A.0.10 mol•L-1 B.0.20 mol•L-1
C.0.50 mol•L-1 D.1.00 mol•L-1
D [CaO。2HCl===CaCl2+H2O
56 g 2 mol
0.56 g c(HCl)×20×10-3 L
則:56 g0.56 g=2 molcHCl×20×10-3 L ,
解得c(HCl)=1.00 mol•L-1。]
2.將1 mol Na和1 mol Al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D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2Na+2H2O===2NaOH+H2↑
2 1
1 mol 0.5 mol
2Al + 2NaOH+2H2O===2NaAlO2+3H2↑
2 3
1 mol 1.5 mol
故Na、Al完全反應生成2 mol H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 L。]
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方法
1.差量法——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巧思妙解
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量發生變化時均可用差量法。解題的一般步驟為
(1)準確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深入細致地分析題意,關鍵在于有針對性地找出產生差量的“對象”及“理論差量”。該“理論差量”可以是質量、物質的量、氣體體積、壓強等,且該差量的大小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有關量成正比。
(3)根據反應方程式,從“實際差量”尋找比例關系,列比例式求解。
2.關系式法——解答連續反應類型計算題的捷徑
當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是靠多個反應來聯系時,只需直接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關系式”。
(1)根據化學方程式確定關系式
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量的關系寫出關系式。
(2)根據原子守恒確定關系式。
... ... ...
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PPT,第四部分內容:當堂檢測提素養
1.對于反應aA+bB===cC+dD(A、B、C、D表示物質的化學式,a、b、c、d為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如果質量為m1的A與質量為m2的B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的C、D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m1+m2)
B.參加反應的A和B中的原子總數一定等于生成的C和D中的原子總數
C.(a+b)不一定等于(c+d)
D.A和B中的元素種類,不一定等于C和D中的元素種類
D [化學反應中的守恒既包括質量守恒,也包括元素種類守恒、原子個數守恒,故D錯誤。]
2.把一小塊鈉放入足量水中,會發生如下反應:2Na+2H2O===2NaOH+H2↑。有關該反應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Na與NaOH的質量相等
B.反應中H2O和H2的質量相等
C.反應中H2O和H2的質量之比為2∶1
D.反應中Na與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 [該反應中,Na與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質量之比為23∶40,所以A項錯誤,D項正確;H2O與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質量之比為18∶1,所以B項、C項均錯誤。]
3.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鋁粉,反應完全后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33.6 L。該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1.0 mol•L-1 B.2.0 mol•L-1
C.1.5 mol•L-1 D.3.0 mol•L-1
... ... ...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PPT下載,金屬材料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