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PPT教學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新課導入:禮佛說故事
《偈神季》: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偈慧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們常認為后一首詩是頓悟,內心沒有欲念,人又何從去惹塵埃。而認為前一首是漸修,內心的潔凈,要靠勤拂拭。
人生在世,穿行于世事混沌之中,如行走黃沙中。即算內心無欲,衣著潔凈也總有塵埃沾身。人心不是眼鏡店里的眼鏡,也不是看破塵世閑云野鶴的隱者,總有些世俗塵埃是揮之不去的。
身體臟了,勤擦洗;眼鏡蒙灰了,用布擦摸;心靈的灰塵多了,多拂拭!顿噬窦尽犯N切地說明了修身養性的方法。
... ... ...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二部分內容: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
儒學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地位獨尊——呈現繁盛之勢
魏晉南北朝:儒學自身開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新的發展
隋朝時期: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 三教合一
唐朝時期: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中期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他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教的觀點,鞏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
道家
魏晉南北朝: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間廣為傳播;道教受到儒學的影響,主張“貴儒”和“尊道”
唐朝: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佛教發展
兩漢:傳入中國;漢明帝西域求佛法,修建白馬寺
魏晉南北朝:外來宗教佛教在中國盛行;佛教也吸收儒學的精髓,漸趨中國本土化
唐朝:武則天時期佛教在社會上也有很大發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禪宗的傳播和修行比較簡便,對后世影響最大
背景:廣修寺廟,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很多勞動力不事生產,嚴重影響到政府利益
代表人物:南朝無神論思想家范縝
主張:針對佛教宣揚的形神分離、形亡而神不滅的觀點,提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統一的,對佛教進行抨擊
政府:統治者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4 次滅佛
影響:佛教文化遭受損失,但佛教的發展并未從根本上受到遏制
... ... ...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三部分內容:文學藝術
唐朝時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
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
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
白居易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唱,深受大眾歡迎
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主要描寫哪些的方面內容
李白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了昂揚的進取精神,表現出蔑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
杜甫的很多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的痛苦,抒發悲憤凄婉之情
白居易的詩直面社會現實,揭示了統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 ... ...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四部分內容:科技
科學家祖沖之
祖沖之(420-500年)字文遠,今河北人,古代杰出的大科學家。他在數學、天文歷法、機械制造等方面有著巨大貢獻。
圓周率的概念:
它是圓的周長同直徑的比率,是永遠除不盡的無窮小數,用希臘字母π表示。其應用廣泛,在天文、歷法、機械等領域,只要涉及到圓問題,都要用到。
我國古代對圓周率的研究:
西漢 劉 歆 3.1547
東漢 張 衡 3.16
曹魏 劉 徽 3.14
南朝 祖沖之 3.1415926(7)
隋唐科技進一步發展
唐朝已經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書籍。
唐中期的書籍記載了火藥的配方。唐末,火藥開始用于戰爭,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
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
醫學家孫思邈完成醫學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 ... ...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五部分內容: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1.遣唐使
(1)背景:唐朝時期,中國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頻繁
(2)目的: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
(3)概況
(1)日本派遣使節來到中國,當時稱為“遣唐使”
(2)跟隨遣唐使節來華的,還有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等
(3)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次達到500多人
(4)影響: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鑒真東渡
(1)地位: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鑒真
鑒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揚州人,14歲出家為僧,法號鑒真。他對佛經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扶桑,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歷史功績。
(2)概況:東渡日本,歷盡艱辛,雙目失明,6次乃成。在754年抵達日本。
(3)影響:
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唐與新羅的關系
1.背景:新羅強盛以后,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2.概況: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3.影響
(1)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吏,還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2)朝鮮的音樂也傳入中國,不僅在唐朝宮廷演出,而且廣泛流行于民間
玄奘西行
1.背景:唐朝與天竺有頻繁的交往
2.概況
(1)貞觀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
(2)遍訪天竺名寺,研習佛法,曾在那爛陀寺游學,成為遠近聞名的佛學大師
3.功績
(1)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2)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 ... ...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六部分內容:以史為鑒:
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唐朝的對外交往情況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1)我們必須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
(2)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展經濟文化
(3)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要善于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 ... ...
關鍵詞: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PPT課件免費下載,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載,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