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PPT教學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學習目標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
2、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3、賞析詩歌的藝術特色,仔細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豐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張和生動的語言。
... ... ...
蜀道難PPT,第二部分內容:解題
《蜀道難》:古樂府曲名,屬《相和歌·瑟調曲》,古代詩人常用來描寫蜀地道路的艱難。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二十一說:“《蜀道難》自是古曲,梁、陳作者,止言其險,而不及其他。(李)白則推陳出新,兼采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趑趄(zījū,行走困難),形勝之地,匪親弗居’ 等語用之,為恃險割據與羈留在佐逆者著戒。”
也就是說李白的這首詩雖托題古調,但詩歌從思想內容到藝術形式都是創新的,是對傳統題材的再發揮。全詩寫出奇險壯麗的景象,將歷史、現實、神話交織在一起,縱橫捭闔,句式也隨著感情的變化參差,充滿極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通篇緊扣一個“難”字,瑰麗而又神奇,怪不得詩人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讀此詩就大為贊賞,稱之為“謫仙人”。
... ... ...
蜀道難PPT,第三部分內容:古體詩與近體詩
古體詩:唐代人把《詩經》到漢魏六朝的詩叫做古詩,或者古體詩。
近體詩: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嚴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寫作的詩稱做近體詩或今體詩。
近體詩分律詩和絕句兩大類。
... ... ...
蜀道難PPT,第四部分內容: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________,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他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時隨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市)的青蓮鄉。中國唐代偉大的________詩人,被后人尊稱為“________”,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他與杜甫并稱為“________”。
青蓮居士 浪漫主義 詩仙 李杜
李白少年時代在四川度過,25歲,出三峽,泛洞庭,東游吳越,北上太原,有“大濟蒼生”之志。唐玄宗天寶九年(742),李白奉召進京,他本想此行能夠施展才華,有所作為,但理想很快破滅了,皇帝的不重用,權臣的排擠,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轉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后客死安徽當涂。
李白創造了古代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高峰,為唐詩的繁榮與發展打開了新局面。批判繼承前人傳統并形成獨特風格,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后人難及的高度,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代表作品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是繼屈原以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馳騁想象,運用神話的離奇境界,把自己熱烈的感情傾注到所描寫的對象之中,以驚俗駭世的筆墨,恣意揮灑,描寫了壯麗奇譎的世界,借以抒發個人懷抱的抑郁和不平。他鞭撻封建社會的丑惡淋漓盡致,杜甫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皮日休說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是的,李白詩歌中強烈的愛憎之情和藝術魅力,千百年來一直鼓舞著人們,激發著人們,是我國人民精神財富中的瑰寶。
... ... ...
蜀道難PPT,第五部分內容:自讀全詩,疏通詩意
要求:自讀全詩,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詩意,總結出現的重點文言知識,并標記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1.分類總結詩中出現的疑難字音、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
2.標記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不少于5處。
... ... ...
蜀道難PPT,第六部分內容:知識梳理
一、識記字音
魚鳧________ 縈繞________ 石棧________
猿猱________ 捫參________ 撫膺________
巉巖________ 飛湍________ 喧豗________
砯崖________ 崔嵬________ 吮血________
崢嶸________ 咨嗟________
二、通假字
所守或匪親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蜀道難PPT,第七部分內容:再讀文本,整體把握
(1)詩的開首________句是全篇的總綱,以后按蜀道的________、歷史,蜀道沿途各處高峻、陰森、險惡和________的社會情況等內容次第寫來,鏡頭一組比一組驚心動魄。
(2)全詩以“________”為主線貫穿始終,是全詩詠嘆基調的重要體現。統觀全詩,詩人的感嘆思路是:先嘆蜀道之高,再嘆________,最后感嘆________。這三嘆分別滲透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直白抒情的字里行間。
(1)4 由來 動蕩不定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之險 蜀地戰禍之亂
... ... ...
蜀道難PPT,第八部分內容:詩文賞析
第一段賞析
詩人是怎樣表現蜀道之“難”的?
!多么險峻,多么高!蜀道難走,比上天還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這些感嘆詞的連接使用,使人在這一聲并沒有多少具體描繪的驚呼中,感覺到蜀道的高峻、艱險,充分表現了詩人吐納山川的寬廣胸懷。
統攝全詩,點明主題,奠定了詩的詠嘆的基調,突出表現了蜀道的高不可測,為下文張本。
蠶叢和魚鳧這兩個蜀國的先王,他們建國的年代是多么遙遠。從那以來四萬八千年,蜀國與秦地一直隔絕不通。
詩人把我們引向了一個悠久迷茫的歷史時間領域。一方面,從時間的悠遠上加強了詩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經過這番渲染,激發起讀者對蜀地情況的好奇心。有這樣一個悠久遙遠的歷史歲月,而又長久與內地隔絕,從沒有人去過的地方,那里究竟是一種什么景象呢?人們會從蜀地時間悠久的觀念中,感覺到這是一個奇險幽深、神秘莫測的地方,并產生一種探求的欲望。
... ... ...
蜀道難PPT,第九部分內容:問題探究
探究:全詩最后一段寫劍閣,對天寶初年的唐朝社會有什么現實意義?
觀點一:蜀道難,須早歸。
這從詩作的字里行間即可得到理解。從全詩的內容來看,李白是以從秦地到蜀地的路途中所經歷的情景為線索來展開描敘的。從第一節的由蜀寫到蜀道再寫到蜀道難,到第二節的蜀道難且險,再到第三節的蜀道險且亂,在一難二險三亂的逐層遞進中打消人一攀的念頭,從而“不如早還家”。
觀點二:仕途難,須早歸。
如果聯系李白的生平便可看出主要表現了李白感嘆世途艱險、仕路坎坷的悲憤心情。李白出蜀展志,但數十年經營,卻僅得侍君而已,并未才盡其用,他借景抒情,“表面上寫蜀道的艱險,實際上抒人生的感慨”,尤其是結尾則重在寫造成蜀道之難的人為因素。
觀點三:旨在諷刺當時的社會現實,是“對時弊的無情揭露和辛辣諷刺”。
詩中除寫蜀道山川之險阻外,也寫到了蜀地的地方勢力可以任意憑險割據一方為非作歹,其中實際凝聚著李白對當時社會現實的觀察和體驗,并為封建王朝的前途而擔憂的心情。詩中描寫的一片愁云慘霧和極其恐怖的景象,“恰恰是危機四伏的唐王朝黑暗社會現實的縮影”。
... ... ...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PPT課件免費下載,蜀道難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