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四》PPT(六年級上冊)
第一部分內容:交流平臺
這個單元的交流主題是如何理解小說的人物形象。這個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是小說,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小說都有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而情節和環境都是為小說人物服務的。大家掌握得如何呢?在這里我們就交流一下吧。
交流時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第一通過語言、神態等描寫理解人物形象。交流時留意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和神態的描寫,看看從中感受到主人公怎樣的精神風貌。
第二通過小說的情節感受人物形象。交流時談談自己的閱讀理解和收獲。
第三借助環境描寫凸顯人物形象。環境描寫往往是起著烘托或營造氣氛的作用,是如何凸顯人物的呢?讀一讀,想一想。
我們先以《窮人》為例來談一談。
環境描寫: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
心理描寫: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語言描寫:漁夫皺起眉頭,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后腦勺說,“嗯,你看怎么辦?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 ... ...
語文園地PPT,第二部分內容:課外拓展
黛玉因將寶玉的小丫頭晴雯不開門一事錯怪在寶玉身上,接至次日又巧遇餞花之期,“一腔無明火正未發泄,又勾起傷春愁思”,把落花埋葬之后,感花傷己,于是“葬花詞”便隨淚飄灑而出。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這一情節,體現了她傷春悲秋、多愁善感的性格。
艷紅的嬌陽為晴天添加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太陽七色的光芒匯成耀眼的白光,蔚藍長空之上,飄蕩著幾朵雪白綿羊似的白云。
這樣的晴空麗日,非常貼合主人公樂于助人、為孤獨老人送溫暖的可貴精神。
... ... ...
語文園地PPT,第三部分內容:詞句段運用
關云長溫酒斬華雄
操叫釃(shāi或shī,濾酒,斟酒,分流,疏導)熱一杯酒,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
譯文
曹操命隨從斟了一杯熱酒,準備給關羽喝了這杯熱酒在上馬前去廝殺,關羽卻說:“酒先倒上來放著,我去去就回來。”于是關羽出了營帳,縱身上馬去了。(沒多久)眾諸侯聽到了汜水關外鼓聲震聾欲耳,(將士們)歡呼的聲音很大,似乎能把天地摧毀,山川河岳震的崩塌,大家都很吃驚。(曹操)正準備派人出去打探一下是怎么回事,這時候,聽到鸞鈴(馬脖子上的鈴鐺)的聲音,順著聲音看去,關羽已經騎馬來到中軍(曹操營帳)外,關羽將手上提的華雄的人頭扔到地上,而酒杯中的酒還是溫的。
賞析:
這段文字讀來酣暢淋淋漓,大呼痛快。作者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進行描寫。實寫會場,虛寫戰場;實寫戰斗結果,虛寫戰斗過程。其中“鼓聲”“喊聲”“鑾鈴聲”這些是耳聞,人頭是眼見,這些都是實寫。而那精彩的對決,關羽斬將時的神威卻都是虛寫。作者在這里把這些具體交戰的過程一概省去了,為的是抓住傳神之處,突出精彩的側面,收取以虛寫實、以實補虛的效果。那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的宏偉戰爭場面和氣氛,始終強烈地鼓蕩著讀者的耳膜,依然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中心人物關羽敏捷、威猛的英雄形象依然表現得淋漓盡致?梢哉f將虛實結合運用到了很好的程度。
... ... ...
語文園地PPT,第四部分內容:日積月累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釋:
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
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鄉音:家鄉的口音。
... ... ...
語文園地PPT,第五部分內容:快樂讀書吧
在這個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幾篇小說 ,雖然反映的故事年代離我們久遠,但同樣是世象人生。我們為著故事中人物的歡喜而歡喜,悲傷而悲傷,于喜和悲中我們感悟: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各色滋味。
很多作家作品講述了成長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和我們同齡的孩子,但因所處時代不同,卻有著大不一樣的生活。課余時間找來讀一讀,我們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一定會感恩我們所處的美好時代,一定會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小說。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隨母親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經常毒打孩子們,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除了脾氣暴躁的外祖父,這個家庭里還有兩個為了爭奪財產整日爭吵、打架的舅舅。
阿廖沙經常驚懼不安,還好有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安慰他、保護他。除了外祖母,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岡,忠厚、老實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等許許多多的好人,都讓阿廖沙感到人世間的溫暖和美好,讓他面對苦難依然保持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 ... ...
語文園地PPT,第六部分內容:拓展閱讀
《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曹文軒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1991年,展現了鄉村少年明子為生活所迫隨木匠師傅和師兄外出務工,在城市這一特殊背景下艱難成長的故事。該部作品1993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年少的明子由于生活所迫,與黑罐一起隨師傅“三和尚”遠離故土,憑著一身木匠手藝到外面的世界闖蕩。他們與三和尚之間的矛盾時起時落,最終歸于和好;明子認識了一位腿有疾病的城市女孩紫薇,他給她做拐杖并鼓勵和幫助她堅強地學會了走路……
他們也有惡劣的行為:面對主人家的刻薄,他們不動聲色地對抗和報復,將肥肉倒進了家具的夾層……生活的艱辛、世態的炎涼,在明子的眼里清晰地顯現,他們是如此羨慕和向往都市人的生活,但是現實讓他們明白了,他們似乎永遠也無法走進那個世界。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語文園地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