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1、產生:洋務運動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2、發展:(1)起步
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紛紛在華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發展
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涌現,掀起發展實業的熱潮。
(3)“短暫的春天”
一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
(4)再度受挫
一戰后,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再度受挫。
(5)夾縫中頑強掙扎:
隨著國民黨官僚資本的建立和擴張,民族工業除了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外,還遭到官僚資本主義的摧殘。處于夾縫中的民族工業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頑強地掙扎著。
3、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
(1)總體上比較落后:它們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
(2)發展上不平衡:
從行業上:集中在輕工業部門,重工業基礎薄弱。
從地區上:集中在上海、武漢等沿江沿海大城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
... ... ...
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第二部分內容:社會生活的變化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業的發展:
思考:近代以前人們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1864年1月,徐壽和華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殼輪船“黃鵠”號,船長50余尺,時速40余里,是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
中國人對火車的反應
光緒二年(1876)滬淞鐵路通車,中國人就是在這兒,第一次聽到了火車的汽笛聲。參加淞滬鐵路通車典禮的一位記者在《申報》上寫文章說:“火車為華人素未經見,不知其危險安妥,而(乘客中)婦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聞搖鈴之聲”“又繼以汽笛數聲,而即聞作響聲者,車即由漸而快駛矣。坐車者面帶喜色,旁觀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視。”
2、社會習俗的變化: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后,孫中山通令全國各地男子掀起剪辮子
(1)剪發辮
(2)易服飾
(3)禁纏足
(4)改稱謂廢跪拜
用鞠躬、握手禮取代跪拜禮
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
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禮節上的尊卑觀念已為平等觀念所取代。
(5)飲食、娛樂、婚喪崇洋逐新的趨向:
3.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不平衡的:
沿海地區的變化大于內陸地區的變化;
東南各省的變化,大于西北各省的變化;
大中城市的變化,大于廣大鄉鎮的變化;
受過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眾的變化,大于沒有受過教育或教育程度較低的民眾的變化。
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 ... ...
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第三部分內容:課 后 活 動
1、毛澤東說: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你知道哪些張之洞、張謇創辦近代民族工業的故事?
張之洞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創辦了一系列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企業。如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都是他主持創辦的著名企業,在當時影響極大。
狀元實業家張騫回到家鄉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很多中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大生資本集團。一戰后,逐步走上衰敗破產的道路。
2、列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三項內容,想一想這些內容在你現在的生活中有什么表現?
提示:可以從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舉例,要貼近生活。
... ... ...
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第四部分內容:課堂練習
1.從1910年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博覽會到2010年上海舉辦世界世博會已有百年歷史。100年前第一次全國世博會的實際組織者,就是提出“實業救國”的狀元實業家( )
A.張之洞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張 謇
2.右圖是中國和外國公司在中國煤礦工業總產量中所占百分比變化示意圖。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
A.洋務運動的開展
B.戊戌變法的推動
C.歐洲列強忙于一戰
D.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3.下列關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論述,正確的是( )
①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產生
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③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④甲午戰爭后期發展進入了“黃金時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免費下載,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