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
第一部分內容:新課導入
一曲中國夢把我們帶回了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當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史后,中華兒女就有一個夢想,一個民族復興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民族復興》展覽時強調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實現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振興民族工業、改善人民生活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所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5課: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去感受一下,近代以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學習目標
1.知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
2.知道近代以來中國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變化;
3.分析理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特點和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
... ... ...
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第二部分內容:新課講授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1.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發展 甲午中日戰爭后(1895年后)
原因
外國人在華開辦工廠、開采礦山的刺激
狀元實業家張謇回鄉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許多中國人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
3.“短暫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
原因
內因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各種實業團體紛紛出現,人們相繼投資設廠,海外華僑也回國創業。
外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4.蕭條發展 20世紀二三十年代
原因
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
民族工業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指20世紀上半葉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即蔣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有道是:“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
... ... ...
二.社會生活的變化
1.近代交通事業的發展
19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發明的火車、輪船、電車、汽車、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
2.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變化
①強令男子剪掉辮子
②勸禁女子纏足
③廢除跪拜禮,改稱謂
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
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
3.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
不平衡
沿海地區的變化大于內陸地區的變化;
東南各省的變化大于西北各省的變化;
大中城市的變化大于廣大鄉鎮的變化;
受過教育和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變化大于沒有受過教育或教育程度較低的民眾變化。
總體來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 ... ...
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第三部分內容:隨堂演練
1.甲午戰爭后,提出“實業救國”口號的人是( )
A.張之洞 B.張謇 C.榮宗敬 D.范旭東
2.張謇在創辦第一家工廠時,引起了轟動。原因是( )
①張謇的身份和他的舉動按當時的社會觀念看,反差太大 ②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開辦工廠是風險很大的事情 ③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在當時是新生事物④為了取得廣告效應,張謇事先做了大量宣傳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下列關于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民族工業的萌芽出現在明末清初
B.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高潮出現在抗戰期間
C.抗戰結束后,民族工業得到迅速的恢復
D.辛亥革命后,國內出現了興辦民族工業的熱潮
4.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短暫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對民族工業的扶植力度 ②辛亥革命掃除了民族工業發展的一些障礙 ③帝國主義國家無暇顧及,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掠奪 ④民族企業家找到了快速發展的途徑 ⑤民族工業通過軍火生意積累了發展的資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免費下載,經濟與社會生活的變化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