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共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PRED問題
1.含義:
Population人口
Resources資源
Environment環境
Development發展
2.關系:
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
提醒:PRED問題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體,其關鍵是人口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占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該地區由于無節制的砍伐、農業開發、開礦、水壩建設、非法侵占土地等問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2012年6月報道稱,亞馬遜雨林面積減少的速度相當于每分鐘6個足球場。
... ... ...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PPT,第二部分內容:人與自然的關系
人類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與自然休戚與共。自然影響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人類活動反過來也影響著自然。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歷史,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發展和不斷進化的歷史;仡櫄v史,不同時期人類利用與改造自然的程度與方式,受到不同“人地觀”的影響。
根據圖片,并結合所學,描述人類不同發展階段的“人地觀”。結合相關的歷史知識, 說一說在不同 “人地觀” 影響下的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態度。
①崇拜自然:對自然依賴、崇拜、恐懼。
②征服自然: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人地關系不協調。
③尊重并改造自然:謀求人地關系協調發展。
... ... ...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PPT,第三部分內容:可持續發展
1.提出背景:
在“發展”這個當代社會的主題下,怎樣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一道難解的卻又是必須有解的題。
20世紀中期以后出現的一系列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迫使人們重新審視以前的經濟行為和發展觀。人們認識到,只有通過協調發展才能解決問題,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是追求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之間的平衡與協調,實際上是指可持續的發展。
2.由來:
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開始關注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問題。隨后,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定義,促進了國際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一個全球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劃——《21世紀議程》,該計劃涵蓋了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促進可持續農業等眾多議題。
3.含義:
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4.基本要求:
可持續發展要求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都有平等發展的機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
5.三個維度:
可持續發展包含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持續發展,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①生態環境系統為人類社會提供各種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基礎。
②經濟發展需要與生態環境相協調,不能以犧牲環境作為發展的代價。
③社會發展過程中需要兼顧地區之間、代際之間的公平性,追求社會公平。
... ... ...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PPT,第四部分內容: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1.中國政府積極響應國際社會的號召,于1994年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提出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
2.根據我國國情,突出發展的主題,將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視為統一整體,綜合協調地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問題解答
從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關系的角度,簡要分析洞庭湖地區是如何根治水患的。
1.水患的根源:洞庭湖與長江相連,對長江具有巨大的蓄洪能力,隨著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開展對洞庭湖的圍湖造田工程,導致洞庭湖的蓄洪能力大大降低,還破壞了洞庭湖原有的生態環境,水患給洞庭湖地區的人們帶來嚴重的生命威脅,還給當地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這反映了洞庭湖的圍湖造田工程無法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協調發展。
2.退田還湖有利于增強洞庭湖的蓄洪能力,能有效地防范這一地區的洪水泛濫,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給人類的生存、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自然基礎。
3.鼓勵農民發展網箱養魚或流水圍欄養魚,不僅能夠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還能夠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4.發展高效種植業,能夠彌補洞庭湖地區耕地資源相對不足的困局,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彌補退田還湖帶來的經濟發展不足的問題,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5.加強城鎮建設和發展生態旅游業,不僅能減少農民對有限的耕地資源和漁業資源的過度依賴,還能促進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
總而言之,洞庭湖地區樹立了可持續發展意識,通過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即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了整個洞庭湖地區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既保護了生態環境,根治了水患,又實現了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 ... ...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PPT,第五部分內容:拓展提升
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國為什么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
(2)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
(3)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
(4)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國應怎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實行計劃生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
(2)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3)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我們能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做些什么?
(1)學習環保知識,樹立循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宣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如:隨手關燈、一水多用、紙張兩面用、愛惜糧食;不亂扔垃圾、盡量不用塑料袋、不亂扔廢舊電池等。
(3)積極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
關鍵詞: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PPT課件免費下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PPT下載,共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