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的復興與聯合》冷戰時期的世界PPT
第一部分內容:西歐經濟的恢復
概念解釋
西歐,在自然地理概念上是指歐洲的西部,主要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等國。在國際政治地理概念上,主要是指二戰后除蘇聯和東歐國家之外的24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
西歐經濟的恢復
1、背景:
戰后西歐,元氣大傷,滿目瘡痍,生活物資極度匱乏。
于德國漢堡上空以45度角俯射的受轟炸毀損的建筑物。經過1944年的漢堡大轟炸后,該城市于戰后有“德國的廣島”之稱。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在1947年說“現在的歐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礫,是一個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發源地。”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當時物資嚴重短缺,英國政府最后只好通知各國,希望運動員和觀眾能多帶些食物。這一屆奧運會出現了奇特的景象:新西蘭人帶上了煉乳和羊脂;中國代表團的行李中有油腌竹筍、干蝦仁和綠茶;美國人則每天空運食品,帶來了1.5萬塊巧克力、5000份牛排,以及大量新鮮蔬菜和花卉。
... ... ...
西歐的復興與聯合PPT,第二部分內容:歐共體的成立
背景 在恢復經濟的同時,西歐各國都在考慮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戰爭、促進發展的問題。
根據上述資料,你認為哪些因素促成了西歐走向聯合。其中,你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西歐走向聯合的因素包括外因和內因。外因如冷戰的世界格局、美國的戰略考慮等;內因則包括西歐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狀況和社會發展等。上述因素共同促成了西歐的聯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發展經濟!
過程
1.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個國家宣告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開啟了歐洲聯合的大門。
1951年4月,《巴黎條約》簽訂,西歐六國政府根據條約成立了“歐洲煤鋼聯營” ,邁出聯合第一步。
2.1957年,六國首腦又簽訂《羅馬條約》,決定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次年,《羅馬條約》正式生效。
通過共同市場的建立和各成員國經濟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個共同體內促進經濟活動的協調發展、不斷的和平衡的擴張、日益增長的穩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本共同體所聯合的各國間更密切的關系。—— 《羅馬條約》
3.1965年,六國決定將這三個共同體的主要機構合并,統稱歐洲共同體。1967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簡稱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一體化的發展
經濟方面
取消工業品關稅,實行共同的農業政策,統一價格,設立農業基金;籌備建立歐洲經濟和貨幣同盟
科技方面
加強科技合作
成員國方面
成員國的數量逐漸擴大
英國之前一直不愿意加入歐共體。隨著歐共體成員國經濟的不斷增長,英國意識到,“待在外面,就得在長遠的將來付出沉重得多的罰金”,于是開始改變態度。英國政府官員表示:英國要加入歐洲,這樣才可以和歐洲大陸“一起分享這種新發展的利益和好處”。
影響
1.西歐經濟上的一體化大大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
2.西歐在經濟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引起了美國的注意,美國開始調整對西歐的政策,宣布1973年為“歐洲年”,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
... ... ...
西歐的復興與聯合PPT,第三部分內容:整合提升
歐洲聯合對世界的影響
促進了歐洲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為世界各國加強地區合作、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有力地沖擊著美國的霸主地位和美蘇兩極格局,推動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發展趨勢。
拓展提升
1991年12月,歐共體首腦會議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舉行,會議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條約正式生效,歐盟誕生。
... ... ...
西歐的復興與聯合PPT,第四部分內容:課堂小結
復興
背景:戰后西歐,生活物資極度匱乏
重要原因:馬歇爾計劃
聯合
歐洲煤鋼共同體(1951年)
歐洲經濟共同體(1958年)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58年)
歐洲共同體(1967年)
影響:歐洲在經濟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
關鍵詞: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PPT課件免費下載,西歐的復興與聯合PPT下載,冷戰時期的世界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