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世界工業文明的曙光與近代社會的開端PPT
第一部分內容:人物簡介
鄭和簡介
鄭和(1371—1435),本姓馬,云南人,回族。祖父和父親都從海路到過伊斯蘭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鄭和自幼受家庭探險精神熏陶。后來他入宮做了太監,被派往燕王府。朱棣即帝位后,賜他姓鄭名和,人稱三寶太監。1405—1433年,鄭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哥倫布簡介
哥倫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探險家。一生從事航;顒,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遠航。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 ... ...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PPT,第二部分內容:對比規模
1、航海路線比較
鄭和下西洋途徑的主要地點:
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滿剌加(今馬來西亞)、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國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帶)、錫蘭(今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
最遠到達 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
哥倫布航海途徑的主要地點:
哥倫布航海從西班牙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巴哈馬群島、海地島等島嶼
2、航海規模比較
歸納總結
從兩者對比,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鄭和下西洋時間早、規模大、路線長
中國當時的航海技術、規模、設備都要遠遠超過西方
... ... ...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PPT,第三部分內容:分析動機
材料1 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當時選鄭和做使者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為途徑的許多國家信奉伊蘭教,而碰了和出身回族家庭,船隊由鄭和率領,可以減少隔閡,表示對當地文化的尊重,符合加強海外聯系的需要。
材料2 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材料3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東西。
材料4 哥倫布航海動力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
探究:兩者在航海動機上有什么不同?
①加強與海外的聯系;②宣揚國威。
為了掠奪黃金和土地,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
... ... ...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PPT,第四部分內容:探討影響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加強了明朝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聯系和友好往來,使明帝國威震海內外;
但也給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財政經濟負擔;
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但也給拉美人民打來了災難;
新航路的開辟帶來了西方的海外擴張和掠奪。雖然掠奪是暴力和血腥的,但客觀上講,西方殖民者掠奪的大量財富,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
... ... ...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PPT,第五部分內容:課堂練習
材料一 鄭和下西洋線路圖
材料二 歷史將記住這個日子,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鄭和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遠航征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明朝在擁有壓倒性軍事優勢的情況下,能夠平等對待那些小國,并尊重他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給予而不是搶掠,是很不簡單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卻用自己友好的行動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幾乎所有的國家。這種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當那浩浩蕩蕩的船隊來到時,人們不會四處躲避,而是紛紛出來熱烈歡迎這些遠方而來的客人。
(1)根據材料一,在圖3方框內填寫出A點地名。結合所學知識,繪制鄭和船隊從B點到達最遠目的地的航海路線。
(2)根據材料二,分析鄭和船隊受到當地民眾歡迎的原因。
關鍵詞: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PPT課件免費下載,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PPT下載,世界工業文明的曙光與近代社會的開端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