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PPT下載
第一部分內容:課文導入
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洞內寬敞明亮,洞中有天。東晉末年,長期隱居農村的陶淵明來到這里后,有感于農村現實,忽發奇想,虛構了一個美麗神奇的傳奇故事——世外桃源。在桃源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真的有這么一個“世外桃源”嗎?桃源人是人還是仙?今天,我們就去拜訪一下這個世外桃源吧!
... ... ...
桃花源記PPT,第二部分內容:出示目標
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虛詞,認識“妻子、交通、無論、鮮美、絕境”等古今異義詞。
2.疏通文意,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卒后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
辭賦以《歸去來兮辭》最有名,有《陶淵明集》傳世。其詩文語言質樸、自然又頗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
背景透視
本文大約寫于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戰亂頻繁,生靈涂炭。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于戰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無法改變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短一ㄔ从洝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之下產生的。
文體知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敘事、描寫、狀物,也可抒情、議論、說明,通常的寫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敘事、寫景、狀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 ... ...
桃花源記PPT,第三部分內容:預習反饋
一 讀一讀字音
豁然開朗 屋舍儼然
黃發垂髫 便要還家
阡陌交通 無人問津
二 寫一寫字形
jiàn ( )隔 yì( ) 太守
劉子jì( ) 此中人yù( )云
三 文言知識積累
(一)通假字
便要還家 (“要”通“邀”,邀請)
(二)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 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今義:似乎,好像。
3.屋舍儼然 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 ... ...
桃花源記PPT,第四部分內容:初讀感知
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①):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②、③):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漁人再訪桃花源“不復得路”和劉子驥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翻譯課文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注釋:
為:作為。
芳草:香草。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繽紛:繁多而錯雜的樣子。
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 ... ...
桃花源記PPT,第五部分內容:精讀品味
1. 開篇對桃花源的自然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案】這里的自然環境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圖景作鋪墊。
2. 作者是怎樣描繪桃花源的?有怎樣的用意?
【答案】為了突出主旨,作者從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兩方面描繪了美麗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作者所描繪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圖景,寄托著作者的社會理想。
3. 桃花源人來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這個原因有何作用?
【答案】“自云先世避秦時亂”交代了桃花源人來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表現了桃花源人對戰亂的厭惡、痛恨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寫了作者對秦漢以來,特別是對東晉黑暗腐朽社會的否定。
4. 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嘆惋”?
【答案】漁人講完秦末以來的歷史及當前社會狀況,桃花源人為外面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花源外人一直過著痛苦的生活而嘆惋。
... ... ...
桃花源記PPT,第六部分內容:閱讀方法解密
內容是否多余分析法。
此類題一般考查的是看似與課文主要內容無關的段落,解題的關鍵要看其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否多余的標準是看其是否能夠體現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否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答題步驟:先擺出自己的明確觀點,認同還是否定;再說該內容多余或者不多余的理由,即其所起的作用、效果。
重難點小結
文章最后寫找不到桃花源其實是一種隱喻,隱喻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桃花源只不過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
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誠信”道德觀而論,漁人言而無信;但漁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這個美麗的世界,說明了他的向往,這也是一般老百姓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 ... ...
桃花源記PPT,第七部分內容:研讀探究
1.【難點探究】在本文中,作者虛構了一個怎樣的理想社會?我們應當怎樣看待?
【答案】作者虛構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這個理想社會的虛構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這樣一個理想社會在階級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難點探究】本文雖然只有幾百字,但是讀來卻波瀾橫生,這得益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請結合文本對層層設疑的寫法作簡析。
【答案】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并未確切指出年份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是個漁人,不著姓名,使這些都無從查考。
作者接著寫桃花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也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去桃花源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極狹”而可 “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眼前出現的是一幅田園生活的圖景?墒,后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
... ... ...
桃花源記PPT,第八部分內容:歸納總結
本課主旨
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描述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和平安寧、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的世外桃源,表現了他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愿望,反映出百姓厭惡戰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1.線索明確,層次清晰。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從發現桃花林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一線貫穿,層次分明,但并不平鋪直敘,而是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
2.構思巧妙。本文是一篇記,構思巧妙,富有小說色彩。作者寫進入桃花源的經過,給讀者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在故事發展中,又不斷設置懸念。
作者就是這樣層層設下懸念,又逐層析開,緊緊地吸引讀者。
3.詳略得當。本文開頭、結尾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這是由文章所表達的中心來決定的。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間部分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單。
... ... ...
桃花源記PPT,第九部分內容:拓展延伸
1.古今詩詞詠桃源
(1)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王維《桃源行》)
(2)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3)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澤東)
2. 當代歌曲唱桃源
夢入桃花源(歌詞)
作詞:石煌遠
高懸瀑布遠疊山,動聽雀鳴靜聽蟬,不知松竹誰先綠,難辨水天哪最藍。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紅團,花蝶戲流泉;桃花源頭隨夢遠,忽在天際忽眼前,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桃花源記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