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冷戰”》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PPT課件
二戰以后,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美、英、法分區占領,實行軍事管制。1949年,在美國的策劃下,德國西部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德國、西德)。接著,在蘇聯的支持下,德國東部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主德國、東德)。1948年底,柏林正式分裂為兩個城市。
1961年8月12日夜,東德對西柏林邊界實行封鎖,架設鐵絲網。到9月,高約3.5米的水泥石頭墻開工建設。到1989年10月,形成全長近154千米的環繞西柏林的圍墻。
柏林墻是東西方冷戰的標志,是美蘇冷戰對抗的產物,德國由此成為冷戰的前沿陣地。
內容標準
簡述杜魯門主義等史實,了解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認識霸權主義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
教材分析
1.杜魯門主義 2.美蘇爭霸
... ... ...
1.杜魯門主義
美國是“冷戰”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執行者。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發表政府咨文,要求美國援助“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的希臘和土耳其”,并且宣稱,美國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與蘇聯和共產主義對抗,此即“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標志著“冷戰”的正式開始。
什么是冷戰?它的重點在哪里?
“二戰”后,美國憑借極度膨脹的經濟軍事實力,積極謀求全球霸權。蘇聯的強大及共產主義影響的擴大,阻礙了美國全球霸權的實現。美國采取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這種政策被稱為“冷戰”政策。
“冷戰”的重點在歐洲。
... ... ...
探究美蘇冷戰的原因?
材料一:二戰結束后,美國擁有原子彈,擁有1200多萬軍隊,30艘航空母艦,1000多艘其他戰艦,擁有近500個海外軍事基地;工業生產量占世界的2/3, 外貿出口額占世界1/3 ,黃金儲備量占世界3/4;控制并操縱聯合國。
材料二:1946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宣稱。“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它更強大了。……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得挑起領導的擔子并承擔責任。”
材料三:蘇軍總數達1140萬,年產作戰飛機40,000架,駐軍歐亞許多地區,解放了大片東歐領土,擴展了60萬平方公里疆土。戰后初期,蘇軍駐扎在東歐、南歐、中國東北、朝鮮北部等廣大地區。蘇聯成為惟一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
... ... ...
結合上述材料分析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原因?
1.二戰后,美國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大增,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盟主,美國妄圖憑借強大的實力稱霸世界。
2.蘇聯的強大成為美國實現稱霸野心的障礙。
3.雙方實力均衡,戰則兩傷。
4.二戰剛結束,人民厭戰,和平成為時代潮流,美不敢貿然發動戰爭。
(1)冷戰政策政治上的表現: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2)經濟上: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3)軍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 ...
2.美蘇爭霸
(1)爭霸第一階段:(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蘇企圖與美平起平坐,但優勢在美國。
(2)爭霸第二階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蘇加強攻勢,美轉攻為守。
美蘇爭霸的三個階段雙方呈現不同態勢,究其原因,關鍵是雙方經濟、軍事等實力(綜合國力)的對比變化?梢,決定國際關系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國實力對比是否發生重大的變化,而一個國家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歸根到底是由一個國家的實力決定的。
... ... ...
暢所欲言
“學史使人明智”。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美蘇冷戰兩極對峙中,國際關系可謂跌宕起伏,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那么,我們能從這段歷史中獲得哪些啟示?
啟示:1.我們應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2.社會發展具有多樣性,我們應尊重各國人民根據國情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
3.綜合國力的強弱取決于經濟發展的好壞,我們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 ... ...
課堂訓練
1. (2010·濱州學業考試)方明同學在學完“冷戰”內容后,整理筆記如下,其中有一項錯誤,請你找出來( )
A.目的:遏制共產主義
B.范圍: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開始標志:杜魯門主義出臺
2. (2010·東莞學業考試)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它存在于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既威脅了世界和平又維持了世界相對的和平。這場特殊戰爭開始于( )
A.杜魯門主義出臺
B.馬歇爾計劃實施
C.北約組織成立
D.華約組織成立
3. (2010·貴陽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采取了一項重要的措施,既幫助了處于困境中的歐洲,又刺激了本國經濟的發展。這項措施是( )
A.羅斯福新政的推行
B.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
C.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D.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 ... ...
6. (2010·荊門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美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凱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侖和其他任何一個偉大的領袖所擔負的責任,都不能同美國所擔負的責任比擬。——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的演講(1945年)
材料二:和平與發展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極化,爭取較長時間的國際和平環境是可能的。 ——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報告
(1)材料一所反映的美國真實意圖是什么?
(2)二戰后至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為“所擔負的責任”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分別采取了什么行動?有何影響?
(3)材料二中“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極化”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參考答案:
(1)美國企圖稱霸世界。
(2)政治上,提出“杜魯門主義”;經濟上,推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成立北約組織。影響:控制西歐,遏制蘇聯,推動兩極格局的形成。
(3)表現:兩極格局瓦解后,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的實力不斷增強,牽制美國稱霸,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
關鍵詞: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教學課件,美蘇冷戰教學課件,岳麓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PPT課件下載,美蘇冷戰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