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PPT課件
斯大林統治時期經濟建設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制定計劃,嚴重違背市場規律,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重工業突飛猛進,而輕工業、農業發展緩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權力機制領域是“斯大林模式”,體制僵化的最嚴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個人崇拜和個人專權達到頂峰上。
內容標準
1.了解赫魯曉夫改革
2.知道戈爾巴喬夫改革
3.以匈牙利改革為例,了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運動
教材分析
1.赫魯曉夫改革
2.匈牙利改革
3.戈爾巴喬夫改革
... ... ...
1.赫魯曉夫改革
(1)政治上:批判個人崇拜主義,加強民主和法制,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
1956年,蘇共二十大《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個人崇拜上有重大意義,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亂,對蘇聯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2)經濟上:大膽改革計劃經濟體制,減少中央集權,增加地方自主權,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農業生產發展的措施。
赫魯曉夫改革有何歷史意義?
赫魯曉夫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對后來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但由于政策上的連續失誤和一些不切實際的提法,給蘇聯黨和國家帶來了許多問題。
... ... ...
2.匈牙利改革
匈 牙 利 概 況
背景:50年代初,匈牙利在社會主義建設上照搬蘇聯模式,導致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嚴重失調,人民生產積極性受挫。
時間:1956年底
人物:卡達爾
匈牙利改革的內容?
1.政治上:大力推行民主集中制,廣泛團結各階層人士,加強法制建設。
2.經濟上: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實行計劃管理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擴大企業自主權,加強企業的民主管理;放慢重工業發展速度,大力扶植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積極改善人民生活。
... ... ...
3.戈爾巴喬夫改革
(1)經濟改革
對內改革以經濟為重點,提出加速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提高經濟效益。但由于對困難估計不足,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
(2)政治改革
在經濟改革無效的情況下,轉向政治體制。1988年6月,提出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過度,進行所謂的政治體制的“根本變革”。
(3)新思維外交
與國內改革同步,蘇聯領導人還開展“新思維外交”,追求蘇美合作和所謂“歐洲大廈”,幻想得到西方大量經濟援助,實行妥協和退讓。
... ... ...
課堂訓練
1. (2010·日照學業考試)赫魯曉夫改革之所以最終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未能提高蘇聯的綜合國力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C.未改變兩極格局的局面
D.未根本突破原有的政治經濟模式
2. (2010·江西中考)有學者評論某次改革時說:“天冷,本想弄點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將整個房子燒了。”據此判斷,他評說的是( )
A. 列寧新經濟政策
B.羅斯福新政
C.鄧小平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
關鍵詞: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教學課件,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教學課件,岳麓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PPT課件下載,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