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始》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PPT課件2
日本侵華大事記(20世紀30年代前)
1894—1895年 發動侵華甲午戰爭,割占臺灣
1897年 參與瓜分中國,將福建作為勢力范圍
1900年 參加八國聯軍侵華
1904—1905年 日俄戰爭,將侵略勢力擴張到我國東北
一戰期間 日本對德宣戰,侵略山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 ... ...
一、全民族的抗戰
1、爆發原因:日本為什么會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略的矛頭對準中國?
日本
根本原因: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沖擊,日本資本主義發展陷入困境和擺脫困境的對策
現實原因: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脹
歷史原因:“大陸政策”(蓄謀已久)
中國
中國近、弱、肥
國共對峙十年:國民政府對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
國際 英法美的綏靖之風盛行
日本局部侵華,民族危機加深(課文及歷史縱橫)
(1)九· 一八事變 1931.9.18 攻占沈陽,侵占東北(中日民族矛盾開始上升為最主要矛盾)
(2)一· 二八事變 1932.1.28 襲擊上海
(3)建立偽滿洲國 1932.3
(4)華北事變 1935 日軍入關,威逼平津
... ... ...
2、全民族的抗戰
(1)開始標志:盧溝橋事變 1937.7.7 標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全國抗日戰爭的開端
(2)抗戰史實: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中共敵后戰場的抗戰
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
... ... ...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
①1935年,中共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②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變后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表示準備抗戰 。
④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根據國共兩黨協議,改編八路軍、新四軍,實現了軍事上的合作。
⑤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統一戰線的正式確立。
... ... ...
中共敵后戰場的抗戰——全面抗戰路線
(1)制訂:
時間:1937年
內容: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人民戰爭路線
(2)實施:
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敵后,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3)戰果: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的前線
敵后抗日根據地開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毛澤東《論持久戰》
必要性:
1、敵強我弱
2、有效地積聚、發展人民群眾的 抗日力量
可能性:
1、日軍戰線過長,兵力不足
2、廣大農村是自然經濟,生存能力強
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 ... ...
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
背景:日軍占領平津以后,繼續向華北和華中發動攻擊,妄圖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抗戰路線:片面抗戰路線
戰役:
①淞滬會戰 1937.8—1937.11(姚子青、謝晉元)上海失守
②太原會戰 太原失守
平型關大捷 1937.9 抗戰首次勝利
③徐州會戰 1937.9—1937.11 時間最長的會戰
臺兒莊大捷 1938.3
④武漢會戰 1937.12—1938.5
... ... ...
如何評價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
第一,抗戰初期,由國民政府領導的正面戰場抗戰比較努力,是防御階段的主戰場,廣大官兵也表現出勇敢頑強的精神;
第二,由于敵強我弱以及國民黨實行片面抗戰路線,造成華北、華中、華南大片國土淪陷;
第三,正面戰場的抗戰,遲滯了日軍進攻,消耗了日軍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
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
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1,在政治上,保證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不致破裂;
2,在軍事上,保證了抗日戰爭成為一場全民族抗擊日寇的持久戰。
... ... ...
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 從人性變為反人類的獸性?
歷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輕生重死。一個連自己生命都不愛惜的人怎會珍惜別人的生命;
現實原因:日軍意在滅亡中國因而意在用屠殺泯滅中國人的抵抗意志;
日軍進攻南京后物資及其不足。
今天我們怎么處理中日關系?
牢記歷史,堅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死灰復燃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
尊重歷史,崇尚和平,面向未來
... ... ...
三、抗戰的勝利
1、抗戰史實
(1)百團大戰(1940年下半年)
時間:1940年下半年
指揮者:彭德懷
目的:為了克服投降危險,振奮抗戰軍民的信心,打破日軍的封鎖保圍
戰線:華北地區兩千多千米的戰線
戰果:拔掉敵人據點近三千個
意義: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達到了打擊日軍侵略氣焰,提高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抗擊了半數以上的侵華日軍,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2)遠征緬甸(1942——1945年)
原因:1942年初,日軍由泰國、緬甸北上侵入我國云南境內。
目的:為確保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交通線
戰果:中國遠征軍救出被圍英軍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軍隊配合下,中國遠征軍擊敗侵緬日軍。
2、勝利標志: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3、勝利意義:
國內: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抗戰勝利不僅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對于中國近代化進程起到了重大推進作用。
國際: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推動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 ... ...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日本:其發動的戰爭是侵略的、非正義的、法西斯戰爭,這種戰爭必然以失敗告終。
中國:
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戰,是日本失敗的根本原因。
②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
國際: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戰敗、中國抗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抗日精神
(1)民族利益至上、寧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
(3)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
(4)百折不撓、自強自立的民族自強信念;
(5)開拓創新、發展新路的民族創造精神;
(6)堅持正義、維護和平的民族奉獻精神。
... ... ...
關鍵詞: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教學課件,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始教學課件,中華書局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PPT課件下載,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