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政權的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PPT課件
學習目標
知道南昌起義,講述毛澤東、朱德在井岡山會師的故事,認識中國共產黨創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
問題導引
右圖是1997年八一建軍節前夕,時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同志為某紀念館的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
題詞為什么選擇這個時間、這個地點、這個內容?為什么要紀念它?它對中國革命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 ...
合作探究
閱讀下面材料:
中國革命以俄為師,俄國十月革命道路是由城市到農村,而毛澤東卻率領秋收起義隊伍去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主要是由不同的國情決定的。俄國當時是帝國主義鏈條中的薄弱一環,中國卻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產階級力量弱小,加之南昌起義后南下廣東受阻,秋收起義攻打城市受挫,事實證明城市里敵人的力量強大。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毛澤東率領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向農村進軍,這是以退為進的策略,是一條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
請共同探討:
(1)毛澤東為什么要領導起義部隊向農村進軍?
因為城市里敵人的力量強大,當時敵強我弱、革命處于低潮,加上起義部隊遭到嚴重挫折,攻打和占領城市是不可能的。相反,以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作為落腳點,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是當時唯一正確的選擇。這是以退為進的策略,是一條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
(2)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進入井岡山區的行動被當時的許多人(包括黨內高層)誤解為“占山為王”“落草為寇”。如果你是當時工農革命軍中的一員,你對毛澤東的行動會做出怎樣的回應?請說明理由。
支持。因為當時中國革命處于萌芽階段,力量薄弱,沒有辦法戰勝力量強大的國民黨反動派,因此只有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積蓄革命力量。這是當時唯一正確的選擇。這是以退為進的策略,是一條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
反對。理由如:農村條件太艱苦;不應該向敵人示弱;等等。
關鍵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教學課件,紅色政權的建立教學課件,中華書局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PPT課件下載,紅色政權的建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