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科學技術》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鞏固與發展PPT課件
學習目標
掌握明朝紫禁城、明長城、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天工開物》、徐光啟和《農政全書》。
重點:北京紫禁城及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溫故知新1
(1)背景①明末,沙俄開始向東擴張,侵略到我國的______流域,進行燒殺劫掠,并先后占領______和______等地。②康熙帝多次派員交涉無效,決定以武力保衛祖國領土的完整。
(2)雅克薩之戰:1685年、1686年,______帝兩次派軍隊圍攻雅克薩,重創俄軍。俄軍被迫同意和談。
(3)結果:1689年,中俄簽訂____________,規定了兩國的東段邊界,肯定了中國對______以南、______流域的全部土地領有主權。
(4)意義:兩次______之戰的勝利,遏制了沙俄對我國______流域的入侵。為中俄兩國邊境地區居民創造了一個和平的生活環境。
... ... ...
自主學習一 明代的長城與明清紫禁城閱讀課本108-109頁內容
(1)明長城
①背景:明王朝與______沖突的產物。
②概況:自______年間開始修建,歷時200多年。西起______,東到______,全長6300多千米,被稱為“萬里長城”。
③意義: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象征。
想一想:秦長城與明長城有哪些異同點?
①目的:明長城的修建是為了防范蒙古騎兵的侵擾;秦長城的修建是為了抵御匈奴南下。
②起止: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③建筑成就:明長城的修建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2)紫禁城
①位置:明清時期,北京城分宮城、______、內城和外城四重。______又稱紫禁城。
②概況:位于全城中心位置,設計嚴謹,宏偉壯麗,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多米,占地72萬多平方米。周圍是10米高的______,四周環有______。
③地位:世界上最著名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議一議:為什么故宮建筑的色彩一律采用紅墻黃瓦?它有什么象征意義?
故宮的墻為一式紅色,這是表示莊重尊嚴的色調。故宮采用黃琉璃瓦,看上去金碧輝煌,顯示了皇帝的尊貴富有。另一說法是黃色在五行學說中代表中央方位,故封建社會以此作為皇室的標志。
... ... ...
探究問題一
有人說長城是封閉保守的象征;有人認為長城是促進北疆經濟開發的生命線和聯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你同意哪種觀點?為什么?(提示:從長城修建的積極、消極兩方面影響來分析)
(1)同意第一種觀點。因為長城的修筑是一種消極被動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了閉關鎖國的作用;同時長城把游牧區與農耕區隔開,阻礙了游牧民族同中原的經濟文化交流。
(2)同意第二種觀點。長城在政治上起了鞏固多民族國家統一的作用;在經濟上為邊疆地區的開發提供了和平安寧的環境。
探究問題二
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至今仍被西方譽為“中藥寶庫”“東方醫學巨典”,其原因是什么?(提示:從《本草綱目》的內容、作用來說明原因)
《本草綱目》是一部藥物學巨著,全書圖文并茂,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使我國的藥物學研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它是了解和學習中國醫藥學必讀的經典,至今仍有科學和實用價值。
探究問題三
明清時期科學家能夠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從中可以學到他們的哪些優秀品質?(提示:從明清時商品經濟的發達、科學家自身的努力來分析)
(1)①客觀原因:明朝后期商品經濟發達,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②主觀原因:科學家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
(2)優秀品質:虛心學習、刻苦鉆研、實地調查、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等優秀品質。
... ... ...
課堂小結
原因:
明朝后期商品經濟發達,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科學家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
歐洲傳教士把西方的數學、地理學和天文學傳入我國。
成就: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宋應星和《天工開物》
徐光啟和《農政全書》
特點:
傳統科技仍居世界領先地位。
總結性的著作為主。
自然科學的創新發明落后于世界。
... ... ...
延伸拓展
明清時期我國科技發展有何特點?為什么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落后于世界?
特點:傳統科技仍居世界領先地位。
總結性的著作為主。
自然科學的創新發明落后于世界。
原因:封建經濟限制商品經濟的發展,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實行文化專制,八股取士、文字獄使知識分子脫離生產實際,不利于自然科學的研究和發展;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中國失去了吸引外來先進科技文化的條件。
關鍵詞: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教學課件,明清的科學技術教學課件,中華書局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鞏固與發展PPT課件下載,明清的科學技術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