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驚夢》PPT課件3
昆曲起源
昆曲是發源于14、15世紀蘇州昆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F在一般亦指代其舞臺形式昆劇。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 明朝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明代人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后,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 “昆曲”,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 ... ...
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我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 ... ...
昆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昆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讓昆曲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于使昆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對伴奏樂器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于一堂,用來伴奏昆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昆腔傳奇《浣紗記》。
昆曲演唱的特點是"以字行腔",腔跟字走、在演唱上也有一定的腔格,不同于其它戲曲可以根據演員個人條件隨意發揮,而是有嚴格的四定:定調、定腔、定板、定譜。
昆曲門派主要分為南曲與北曲。南曲以蘇州昆劇院與江蘇昆劇院為代表,北曲以北方昆劇院為代表。
關鍵詞:游園驚夢教學課件,八年級下冊音樂PPT課件下載,八年級音樂幻燈片課件下載,游園驚夢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