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景色》PPT課件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和鋼琴家之一,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稱為“維也納三杰”。他是集古典主義于大成,開浪漫主義于先河的音樂巨人,他的音樂與時代和命運緊密相連,他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圣”。
歌曲介紹
F大調第六交響曲,又名“田園交響曲”。本曲大約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數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貝多芬九首交響樂作品中標題性最為明確的一部。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是一部體現回憶的作品。這部作品1808年在維也納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在首演節目單上,他寫到:“鄉村生活的回憶,寫情多于寫景”。整部作品細膩動人,樸實無華,寧靜而安逸,與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同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
... ... ...
第一樂章:初到鄉村時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調,2/4拍子,奏鳴曲式,音樂在平靜安寧的氣氛中進行,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反復交替,形成恬靜清新的自然美景,音樂自然流動,沒有強烈的力度變化,表現出人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寧。
第二樂章:在溪邊。很快的行板,描寫的是“溪邊小景”,降B大調,12/8拍子,奏鳴曲式。這是一個描寫靜觀默想的樂章,音樂富有詩意。
第三樂章:鄉村歡樂的集會?彀,F大調,3/4拍子,諧謔曲。這個樂章的主題是如牧笛風格的旋律,單純活潑,表現了歡笑的鄉民來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歡樂的舞蹈。
第四樂章:暴風雨?彀,f小調,4/4拍子。在這一樂章中,狂風呼嘯,裹挾著雷電排山倒海般襲來,轉瞬間便籠罩了一切。但是,“卷地風來忽吹散”,暴風雨很快就過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園牧歌。
第五樂章:牧人的歌。小快板,F大調,6/8拍子,回旋的奏鳴曲式。樂章的主題恬靜開闊,像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現了雨過天晴之后的美景。
關鍵詞:溪邊景色教學課件,五年級下冊音樂PPT課件下載,五年級音樂幻燈片課件下載,溪邊景色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