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二則》PPT課件2
莊子 名周(約公元前369年-約前286年)
戰國時哲學家,散文家,宋國蒙人。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妒酚洝飞险f,“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并未接受,“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
莊周一生貧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糧,自織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閑居獨處。他繼承并發揚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莊子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并無本質區別,無論大小、貴賤、壽夭、生死、善惡、得失、榮辱都是相對的。
... ... ...
莊子思想
1、主張“天道無為”的思想
2、持有相對主義的認識論
3、主張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關于《莊子》
內容:書中散發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和悲觀厭世的虛無思想
特點:想象奇特,汪洋恣肆,善用寓言作喻。
“寓言”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簡短,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
... ... ...
渾沌之死
合作探究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原因:倏忽報德
經過:日鑿一孔
結果:渾沌死
2、回答下列問題,體會故事中“倏、忽、渾沌”命名的意義。
文中“倏、忽”意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為,意在諷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
渾沌,聚合不分的樣子,指天地未開辟前的自然狀態,代表無為。
“倏、忽、渾沌”命名,即生動形象又充滿幽默與諷刺,同時也反映了莊子想象的奇詭。
以人的有為,來鑿就自然的無為。有為的所謂成就,就是無為的死亡了
3、“倏”和“忽”為什么要給混沌鑿開“七竅”?結果如何?
他們想報答混沌對他們的友善。(謀報混沌之德)
結果是好心辦了壞事;煦缢懒。
... ... ...
研討本文寓意
(1)對客觀事物不去做認真分析,調查研究,單憑主觀熱情,盲目好動,反而引出壞的結果。
(2)做事快而不加思索,結果往往會事與愿違。即不按規律辦事,就會好心辦壞事。
(3)告誡人們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思考,盡量減少和避免決策上的失誤。
(4)做事雖出于好心,但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相反結果。
(5)辦事要看對象,勿把好事辦壞事。
... ... ...
呆若木雞
合作探究課文
1、紀渻子對斗雞的觀察分為哪幾個階段?
2、紀渻子通過對斗雞的觀察訓練,認為“幾 矣”,文中反映出“幾矣”原因的句子應是哪句?
3、紀渻子養的雞能使“異雞無敢應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4、文中的“德全”你如何理解?
5、你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研討本文寓意
A、為人要去掉驕傲盛氣,扎扎實實修養自身。
B、遇事要細心觀察,認真分析,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欲速則不達,勿急于求成。
C、做任何事情都要全身貫注,專心致志,精神要達到最高境界。
D、強調人的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人的諸多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 ... ...
寫作特點
善用寓言闡明一定道理。兩則短文均是寓言,都有一定寓意。第一則可理解為不按照規律辦事,會好心辦壞事;也可理解為做事不考慮后果,結果弄巧成拙。第二則可理解為要把驕傲浮躁收斂起來,把力量氣勢凝聚于內,才能修養到家。
語言精煉,意境開闊。兩則寓言總共不到200字,卻寫得意境深邃,簡潔之至,寥寥數語,把倏、忽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刻畫了出來;把斗雞由驕盛到似木雞表現了出來。
拓展延伸
1、除了從課文中學到的成語外,你還知道《莊子》中的成語嗎?
鵬程萬里、呆若木雞、朝三暮四、望洋興嘆、游刃有余、目無全牛、躊躇滿志、螳臂當車、東施效顰、扶搖直上、涸轍之鮒 等等。
2、同學們,在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中,如“東施效顰”“螳臂當車”等,你能復述故事的內容嗎?
... ... ...
名言警句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
6.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 ... ...
1、解釋下列紅體字
為倏 日鑿 謀報
七竅 相與 以視、聽
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
2、把下列意義相同的“之”歸成兩類。
南海之帝 待之甚善 渾沌之地
渾沌之德 嘗試鑿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 ... ...
關鍵詞:莊子二則教學課件,語文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莊子二則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