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大決戰》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PPT課件3
一、三大戰役
背景:回顧上課內容,分析戰略決戰前全國的作戰形勢以及敵我雙方的作戰力量。
人民解放軍經過兩年英勇奮戰,消滅了國民黨軍隊兩百多萬,國民黨軍主力收縮到沈陽、北平、徐州等戰略要地周圍,主力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遼沈戰役
⑴請同學簡述遼沈戰役的經過
1948年9月,中央軍委命令林彪、羅榮桓發起遼沈戰役。東北人民軍迅速攻占錦州,截斷了東北敵人向關內的退路。被圍困在長春的敵人部分起義,其余投降,接著,解放軍攻克沈陽,解放東北全境。
2、淮海戰役
⑴請同學簡述淮海戰役的經過
⑵探究:陳毅說過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結合淮海戰役人民支前統計表說說人民群眾在解放戰爭中的作用。
... ... ...
探究:黨中央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當時的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共產黨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順應了民心。(2)可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保護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戰爭的破壞。(3)對傅作義部的和平改編為其他戰場的國民黨將領的倒戈率部轉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戰而屈敵之兵,為古往今來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二、百萬雄師過大江
簡述過江的時間、地點、結果及影響。
活動與探究
1、三大戰役的首戰,突破點為什么選在東北戰場。
2、國民黨軍隊的失敗與人民解放軍勝利的原因。
... ... ...
首選東北的原因:
解放軍兵力占優,是全國五大戰場兵力超過國民黨軍隊的惟一戰場;東北敵軍孤立分散,所占地區狹小,補給困難,或戰或守戰略意圖未定;人民解放軍在東北建立了廣闊的根據地,支援戰爭的物質力量雄厚。且經過了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人民群眾踴躍參軍支援前線;解放軍殲滅東北守敵后可揮師入關,有利于華北、華東的作戰,還能以東北的工業支援全國的戰爭。
第一、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違背了抗戰勝利后和平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也違背了中國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走向失敗和滅亡。第二、廣大的國民黨官兵不愿打內戰,因此消極避戰、士氣低落再加上上層指揮官錯誤指揮。第三國民政府,經濟上它是對中國人民進行搜刮掠奪的工具,政治上對人民進行壓迫和鎮壓的工具。另外,它還是帝國主義侵華的工具、代理人。三座大山的總代表,是廣大人民群眾革命的對象。
而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是全國人民利益和要求,順應了抗戰后和平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所進行的事業是進步的,正義的。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決定的。
關鍵詞: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教學課件,戰略大決戰教學課件,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八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PPT課件下載,戰略大決戰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