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區的開發》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PPT課件5
司馬遷在《史記》中描述的江南:
地域遼闊而人煙稀少;稻米和魚是主要食物,人們還可以從山澤中采集植物果實和貝類為食;放火燒荒,耕種水田;不需要商人販賣貨物,沒有非常富裕的人。
思考: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經濟發展水平呢?
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換很不發達,貧富分化的程度不明顯,經濟落后。
... ... ...
一、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
西晉的興亡
曹丕死后,大臣司馬懿逐漸控制了魏國的大權。三國中國力最弱的蜀國最先被魏國滅亡。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奪皇位,建立了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西晉滅掉了吳國,結束了分裂的局面。
1、西晉是怎樣建立和統一全國的?
建立:263年,魏滅蜀;266年,司馬炎建立西 晉,定都洛陽。
統一:280年,西晉滅吳,結束分裂,統一全國。
2、西晉是如何衰亡的?
統治集團內部爭奪皇位的“八王之亂”耗盡了西晉的國力;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亡了西晉。
3、西晉的貴族是如何生活的?
荊州刺史石崇靠搶劫商旅暴富,皇親王凱不服氣,用絲綢做成40米長的遮路屏風,以顯示富有。石崇就用錦緞做成50米長的屏風,來同他相比。
... ... ...
想一想
西晉為什么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1、西晉的統治集團非常腐朽,奢侈腐化風氣盛行,在位皇帝智力地下。
2、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位的“八王之亂”耗盡了西晉的國力。
3、內遷少數民族受到西晉統治階級的壓迫,民族間存在著矛盾,他們乘西晉內亂之機起兵反晉。
... ... ...
思考
西晉滅亡以后,南北方出現了什么樣的不同政治局面?
南方政局相對安定: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
北方政局嚴重戰亂:內遷各族和中原漢族先后建立了十六個政權,統稱為“十六國”。4世紀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國王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相,勵精圖治,勢力強大起來,消滅其他政權,統一了黃河流域,
... ... ...
仔細看書,回答問題:
1、說出淝水之戰的時間、地點、交戰雙方、實力對比和結果。
383年;淝水;前秦軍隊和東晉軍隊;前秦強東晉弱;前秦敗東晉勝。
2、說出你所知道的有關淝水之戰的成語和典故。
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3、淝水之戰后,南北方各又出現了怎樣的局勢呢?(影響)
前秦統治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狀態;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 ... ...
合作探究: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因素有那些呢?
條件: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越
原因
1、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
2、北人南遷,帶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3、南北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4、統治者的重視
... ... ...
課堂檢測
一、選擇題
1、三國結束的先后順序是( )
A 魏蜀吳 B 蜀魏吳 C 吳蜀魏 D 蜀吳魏
2、標志著西晉實現南北統一的歷史事件是( )
A 蜀國滅亡 B 西晉定都洛陽 C 西晉滅吳 D 遷都長安
3、從西晉的主要特點看,它與下列哪個王朝比較相似?( )
A 西漢 B 東漢 C 三國 D 秦朝
4、下列與淝水之戰無關的成語是( )
A 投鞭斷流 B 草木皆兵 C風聲鶴唳 D 破釜沉舟
5、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溫暖濕潤 B 相對安定 C 北人南遷D 土地肥沃
6、淝水之戰前秦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前秦軍隊戰斗里弱 B前秦戰線太長
C 前秦軍隊不習水戰 D 攻打東晉不得人心
... ... ...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魏晉時期人口流動的趨向。
2、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遷移開始于什么時候?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3、人口南遷給經濟帶來了什么影響?
4、今天我國人口有沒有遷移情況?舉例說明。
5、現在我國北方的大量科技人員、民工等紛紛涌向南方,這與魏晉時期的人口南遷有什么不同?請簡單說明。
思考
淝水之戰的特點是什么?它同以前歷史上的哪幾次戰役相類似?想一想,古代戰爭的經驗與教訓對現代戰爭是否有借鑒作用?為什么?
關鍵詞: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教學課件,江南地區的開發教學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PPT課件下載,江南地區的開發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