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PPT課件2
一、文字的演變
甲骨文 商朝人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商、周時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銘文。
西周晚期,文字經統一整理的一種樣式。
文字演變過程
方形圓形的團塊被線條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線條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漸降低。
... ... ...
二、天文歷法和醫學的成就
公元前613年(春秋時期),魯國天文學家觀測并記下了一顆彗星掃過北斗—這是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最早的確切記載.
這個“慧星圖”被繪畫在1973年于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天文氣象雜占》上。這是一部寫于戰國時代、用絲帛寫成的書,書中除了文字,有大量的星圖,這是其中的兩幅慧星圖。它是世界上關于慧星形態的最早描繪。
我國科學工作者根據古代天象記錄和對20世紀最后一次日全食的觀測,得出周懿王元年四公元前899年的結論。
想一想,這件事情能說明什么問題?
說明我國古代豐富的天象記錄是寶貴的科學資料,運用現代技術研究它,能夠取得重大的成果。
... ... ...
三、屈原和“鐘鼓之樂”
扁鵲,名秦越人,我國古代名醫。他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斷法。
屈原:出身楚國貴族,因受奸人陷害而被放逐,后楚國被秦國滅,對楚國前途深感絕望,于公元前278年,投汨羅江自殺。
知識結構
一、文字的演變
甲骨文--金文--大篆
二、天文、歷法和醫學的成就
1.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的天文、歷法成就
2.春秋戰國之際名醫扁鵲
三、文學藝術
1.屈原
2.鐘鼓之樂
關鍵詞: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教學課件,中華文化的勃興教學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PPT課件下載,中華文化的勃興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