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化PPT課件4
“東歐”,指位于歐洲東南部和中部地區、蘇聯西側的8個國家,它們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南斯拉夫。
一、匈牙利的改革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歐和亞洲的一系列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它們在學習蘇聯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其弊端日漸暴露出來,改革勢在必行。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中比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社會主義改革。
原因:東歐各國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蘇聯,蘇聯強使東歐國家在內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匈牙利人民要求實行政治經濟改革,與當時的政府發生暴力沖突。后來新成立的政府邀請蘇軍來平息暴亂,史稱“匈牙利事件”
改革的內容:
政治上: 改善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法制,穩定政治局勢.經濟上: 針對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的現象,降低積累率,放慢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優先發展農業和輕工業;調整農業政策,廢除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國家取消對合作社和國營農場的指令性計劃,改用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進行調節;在工業方面進行了管理體制的改革。
成果:經濟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工業生產到1970年時已居世界第十七位,國民收人年均增長率在1968-1978年增至6.2%。匈牙利的商店內和農副產品市場上出現了顧客不用排長隊,便能購買到價廉物美商品的場面,這在當時的蘇聯和東歐各國幾乎是見不到的。
改革的影響:政治經濟形勢逐步穩定下來,一時成為“令人羨慕的東歐之窗”。但是,從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隨著改革陷入困境和經濟形勢的日益惡化,國內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也隨之增長。到80年代,匈牙利又面臨新的經濟困難。
... ... ...
二、東歐劇變
背景:①80年代,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要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②改革失敗,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③蘇聯放松對東歐國家的控制。
東歐劇變 “變”的表現
材料一:由于經濟停滯,商品長期匱乏,供應緊張,當時的波蘭處于嚴重困境。……波蘭政局的動蕩在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造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緊隨其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先后發生動亂,并最后結束了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材料二:波蘭的變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個月,民主德國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羅馬尼亞僅用了10個小時。——美國時代周刊
結果:原來的東歐各國執政黨紛紛喪失了政權,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有的國家分裂了,有的國家則走向統一。其中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并,實現統一,各國執政黨改變,共產黨喪失了政權。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63年-1992年)
位于巴爾干半島,1992年解體為
a.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
b.克羅地亞共和國。
c.斯洛文尼亞共和國。
d.馬其頓共和國。
e.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
... ... ...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有哪些啟示?
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
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依法治國;
加強執政黨的建設,維護黨的領導地位。
20世紀50年代東歐國家各國( )
改革的共同要求:
A.發展民族經濟
B.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
C.建立市場經濟
D.強化中央集權
從內容上看,匈牙利改革的核心是( )
A健全法制
B合理發展經濟
C實行市場經濟
D打破高度集中經濟、政治體制
東歐劇變的實質( )
A.社會制度的變化
B.疆域的變化
C.國家名稱的變化
D.社會生活的變化
“讀史使人明智”,東歐劇變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 )
A.社會主義建設必須與本國實際相結合
B.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
C.社會主義建設應不斷進行改革
D.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加強對西方“和平演變”的抵制
關鍵詞: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化教學課件,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教學課件,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九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化PPT課件下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