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PPT課件5
學習目標
掌握五代、遼、宋、夏、金各政權的基本情況
總結這一時期并立的各政權之間關系的特點,認識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終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主流
正確認識民族戰爭的性質,正確看待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民族的生活情景?你還了解這個民族的哪些知識?
契丹族原為鮮卑族的一支,居住在遼河上游一帶,以游牧和漁獵生活為主。
... ... ...
一、契丹的興起和遼的建立
1、國名:契丹(遼)
2、建立者:耶律阿保機(遼太祖)
3、時間:916年
4、定都:上京
5、遼太宗時,奪取幽云十六州
契丹族興起和逐漸強大的原因是什么?
a.隋唐時期較為寬松的民族政策
b.躲避戰亂的中原人帶去先進的技術
c.契丹人接受漢文化,學會農耕
它的興起和發展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
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是一個民族、一個人發展的捷徑
... ... ...
二、陳橋兵變及北宋的建立
1、建立者:趙匡胤(宋太祖)
2、時間:960年
3、定都:開封(東京)
4、鞏固統治的措施:“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是后周禁軍最高將領,當時后周皇帝七歲,趙策劃兵變,當后周大軍到達陳橋驛時,趙匡胤佯裝醉酒。第二天早上,眾多將士喧鬧著擁入他的帳中,把一件黃袍批在趙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萬歲”!趙匡胤就這樣做了皇帝。這就是“黃袍加身”的由來。
趙匡胤為何要“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為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
對宋朝“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 ... ...
三、宋與遼的和戰
“澶洲之戰”
如何評價“澶淵之盟”?
史書記載,澶淵之盟以后,雙方在邊境地區開展貿易,宋用絲織品、稻米、茶葉等,換取遼的羊、馬、駱駝等。我認為宋遼達成澶淵之盟是好事。
規定宋要給遼歲幣,每年銀十萬兩,絹20萬匹,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負擔。我認為澶淵之盟對宋朝是屈辱的,對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他們說的都對,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
1.對于遼來說,澶淵之盟使遼兵安然脫險并得到“歲幣”;
2.對于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一種屈辱,“歲幣”給人民帶來沉重負擔;
3.從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看,澶淵之盟有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幾十年的戰爭,使遼宋邊境長期和平穩定,促進邊境貿易和生產發展。
... ... ...
四、西夏的建立及與北宋的關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興慶
3、與北宋的和戰
金
1、建立者:完顏阿骨打(金太祖)
2、民族:女真族
3、時間:12世紀初
4、定都:會寧
... ... ...
岳飛抗金受到人民尊敬,為什么不能說他是民族英雄?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任何民族都屬于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
所謂民族英雄是為中華民族作出巨大貢獻或是反擊外來侵略的英雄人物。
而這一時期的戰爭不能用異族侵略的說法,只能從正義和非正義的角度來分析。岳飛不是抗擊外來侵略的英雄,因而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
課堂練習
1、“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這首詩描述的是哪個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漢族 D .匈奴族
2、澶淵之盟發生在哪兩個政權之間?( )
A .遼和西夏 B .北宋和遼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3.1115年,在會寧稱皇帝建立金的是(。
A.阿保機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德光
4.宋金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復建康
C.南宋開始 D.南宋與金達成和議
... ... ...
閱讀下面材料,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中的“大宋皇帝”“北朝”各指的是什么?
(2)文中送“歲幣”的依據是什么?對以后的民族關系有什么影響?應怎樣認識它?
看圖,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有關岳飛流傳著哪些名言與壯語?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十年之功,廢于一旦!”
(2)岳飛抗金為什么受到人的尊敬?
金軍多次南下攻宋,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岳飛率岳家軍奮勇抵抗并取得收復建康、郾城大捷的勝利,它符合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正義的斗爭,因此贏得了廣大人民的尊敬。
關鍵詞: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教學課件,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教學課件,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PPT課件下載,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