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PPT課件2
封建社會
戰國 、秦、漢
封建社會的確立和發展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
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
隋、唐
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
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
經濟重心南移
民族融合加強
封建經濟發展
觀察地圖:有哪幾個并立和對峙政權?
第一個階段: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第二個階段:金與南宋的對峙
... ... ...
一、契丹的興起
契丹族原為鮮卑族的一支,居住在遼河上游,以游牧為主。“契丹”本意為鑌鐵,表示堅固。由于契丹名聲遠揚,國外有些民族至今仍把中國稱做“契丹”。
思考:契丹的興起與強大的原因是什么?
接受漢族文化,重視農耕。
一、契丹國(遼)的興起和建立
1、原因:接受漢族文化,重視農耕。接受漢族文化,重視農耕
2、建立者:耶律阿保機(遼太祖)
3、時間:10世紀初
4、定都:上京
5、遼太宗時,奪取幽云十六州。
二、北宋的建立
唐亡之后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北宋建立: (陳橋兵變)
時間:960年
建立者:趙匡胤(宋太祖)
定都:東京。
2.“杯酒釋兵權”
其目的是什么?
鞏固統治,解除統軍大將的兵權.
北宋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但這時北方還有兩個軍事力量十分強大的政權——契丹族建立的遼、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因而北宋政權并不是一個統一全國的王朝。隨之而來的是幾個民族政權并存,遼、宋、夏之間有和有戰的并立局面。
... ... ...
他們都說的對,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1、對于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屈辱的和約,“歲幣”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2、但是,從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看,澶淵之盟的訂立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的戰爭,使此后的遼宋邊境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雙方展開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邊境地區的生產發展,從長遠看有利于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四、金和南宋的對峙
1、金的建立:
(1)時間:12世紀初
(2)建立者:阿骨打(金太祖)
(3)都城:會寧。
(4)發展過程:金先滅遼、1127年滅北宋。
2、南宋建立:
時間:1127年
建立者:趙構
都城:臨安
... ... ...
一、單項選擇題
1、“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這首詩描述的是哪個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漢族 D .匈奴族
2、澶淵之盟發生在哪兩個政權之間?( )
A .遼和西夏 B .北宋和遼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3.1115年,在會寧稱皇帝建立金的是 ( )
A.阿保機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德光
4.宋金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復建康
C.南宋開始 D南宋與金達成和議
關鍵詞: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教學課件,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教學課件,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PPT課件下載,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