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PPT課件11
知識引入
通訊是記敘文體的又一實用文體,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 的人和事比新聞更具體更系統。
通訊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對材料進行精心的選擇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寫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質意義。
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燒灼:燒,燙,使受傷。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竭:盡。
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副:符合。
顫巍。憾秳訐u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
肅穆:恭敬莊嚴地站立著。
... ... ...
品讀課文
1、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
① 炮火: 11次
② 蠟燭:6次
③ 黑圍巾: 4次
④ 老婦人的“跪”、“爬”:各3次
分別說出三個部分的記敘要素。
一、偷襲。(1段-7段)
時間: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點: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岸附近的一塊方場。
人物:五個蘇聯紅軍戰士。
事件的起因:五個紅軍戰士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結果其中一個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紅軍戰士犧牲在方場上。連長準備第二天攻占下那座橋后再埋葬這位戰士。
... ... ...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表達什么主旨呢 ?
這篇通訊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
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燭光,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燭光,是兩國人民戰斗情誼的象征。
... ... ...
小結
1、環境描寫——烘托氣氛、襯托人物。
2、人物形象的刻畫——動作描寫。
3、細節的描寫——蠟燭。
4、感情的基調——“敬愛”與“哀痛”
5、主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關鍵詞:蠟燭教學課件,魯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蠟燭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