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PPT課件5
知識引入
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縣人,生于1931年。早在解放前,他在成都二中讀書時,就是一個追求光明、酷愛文學的少年。他加入了進步學生團體“十月讀書會”,并在進步報刊上發表文章。新中國成立時他17歲,正在四川大學農化系讀書。他痛恨自己的地主家庭,決計脫離它而獨立生活,毅然輟學前往山區當了小學教員。1952年轉入四川省文聯搞專業創作。 1957年1月,流沙河、白航等四位年青詩人在成都創辦《星星》詩刊。 “反右”開始,《星星》被指控為“反黨刊物”, 1979年底,身穿破棉襖的流沙河又回到《星星》編輯部。他一邊在復刊后的《星星》作編輯工作,一邊勤奮地寫作。22年的災難,不僅沒有使他消沉,反而使他的詩更充滿激情,更深沉感人,……
... ... ...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1、第一節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這一節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運用了比喻和頂針的修辭手法。
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環相扣,在內容上步步推進。
這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了統領的作用。
2、第2節表達了什么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理想。
3、第3節這一節是從什么角度談理想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從歷史的角度談理想。
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理想,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
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 ... ...
第10、11節,這兩節詩歌在結構上是什么關系?在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層進關系。
第10節從被動方面寫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么辦。第1l節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理想而產生的后果。
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么?
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第12節,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
“理想開花”兩句比喻什么?
“理想開花”兩句是說,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濃陰,樹立了理想,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關鍵詞:理想教學課件,魯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六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理想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