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PPT課件5
背景介紹
這篇傳說故事選自《列子·湯問》。
《列子》一書相傳是戰國時鄭國人列御寇的作品。列子屬于道家學派,孔子屬于儒家學派,而兩家是對立的學派,常;ハ嘧I諷。列子寫這故事,是譏笑孔子的無知。其實兩小兒的疑問,也是列子提出的問題,這個疑問,列子也不能解決。
《列子》中多記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等。形象鮮明,含義深刻,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留傳于世。
... ... ...
學習目標
1、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文意。
2、有節奏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道理并應用于生活。
給下面畫線的字注音:
辯斗 盤盂 滄滄 涼涼
探湯 孰為汝多知乎
... ... ...
研讀課文
1、太陽是遠是近,兩小兒各有不同的結論,其根據是什么?
2、兩小兒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因為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結果也就會不一致。
3、你覺得“兩小兒笑曰”, “笑”有什么含義?
(1)嘲諷的笑,大圣人也有不知道的。(2)驕傲的笑,我們難倒了最有學問的人。
(3)痛苦的笑,孔子都不知道,那誰還能知道答案呢?……
4、“孔子不能決也”,你能想到什么?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海無涯,我們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
學習兩兒獨立思考,勇于質疑的精神。 ……
5、孔子答不出來,他的態度是怎樣的?可取嗎?
他能實事求是,不怕露丑,我們應該向他學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6、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
... ... ...
啟 示
1、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我們要不斷學習。
2、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誠實謙虛。
4、認識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考慮,會有不同結論,要注意客觀科學地分析事情。
課堂探究合作學習
1、以“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______故事”說一句話。
2、兩小兒辯斗,一個人根據______斷定“日始出近,日中遠”。另一個根據______斷定“日初遠,日中近”。
3、你認為孔子是個______的人。你認為兩小兒有______精神。
... ... ...
孔子名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關鍵詞:兩小兒辯日教學課件,魯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五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兩小兒辯日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