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精品課件(第1課時),共23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于1926年寫的一篇關于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篇幅較長,可以教授的內容很多,切入的角度也很多,教學時應根據學情特點恰當取舍,精心設計。
學習此課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默讀課文的讀書方法,并引導學生通過抓標題、關鍵句段等方法來梳理文章脈絡。對于重點句段的講解要找準角度,精心研讀,不必求全,由點到面,將課文教學與名著閱讀相聯系,探究課文的主題。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脈絡。
2.精讀描寫“百草園”的語段,品味準確、傳神的語言描寫,學習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3.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學習生活的樂趣。
童年是一首歌,一件件童年趣事如同音符般豐盈著我們的生活。伴隨著快樂的音樂《童年》,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吧!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錄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已經40多歲了,這部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時回憶起少年時代的事。
劃分文章層次并概括層意。
方法指導:抓住關鍵的過渡段,迅速理清脈絡。
第一部分(1-8)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
第二部分(9)告別百草園去書塾讀書。(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三部分(10-24)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歷。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與魯迅先生一起穿梭到“百草園”去玩耍,通過梳理課文內容及結構,體驗了日常玩耍之樂、天真想象之樂、新奇體驗之樂,在這里我們的天性得到了釋放,身心得到了放松。
......
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