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周總理,你在哪里》PPT優質課件,共26頁。
新課導入
他沒有子女,卻有千千萬萬的人熱愛他;他在國外的銀行沒有一分錢的存款,卻擁有比任何人都多的精神財富;他離開了人間,連骨灰都灑給了他深愛著的祖國大地,他就是周恩來總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柯巖的詩歌《周總理,你在哪里》,一起感受人民對周總理的崇敬與懷念吧!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把握詩歌主要內容
2.理清詩歌結構和線索
3.鑒賞詩歌寫作手法,理解詩歌主旨
作家作品
柯巖,原名馮愷,女,廣東南海人。生于河南鄭州。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1949年5月參加工作,先后在北京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從事創作。曾任《詩刊》編委。主要作品有詩集《“小兵”的故事》《大紅花》《講給少先隊員聽》《柯巖兒童詩選》等。另有詩劇合集《“小迷糊”阿姨》。報告文學《癌癥≠死亡》等!吨芸偫,你在哪里》一詩影響廣泛。
寫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由于當時特殊歷史背景,全國人民無法充分表達哀思。所以在新的歷史轉機出現之后,1977年他逝世一周年之際,大量的悼念詩文才得以公開發表?聨r的《周總理,你在哪里》就是這一時期發表的優秀詩篇。這首詩之所以在眾多詩篇中格外引人注目,首先是源于它的真誠深摯的感情表達。在人們普遍懷著對周總理的深情眷念而又難以表達之際,一聲聲“周總理,你在哪里”的深情呼喚,似乎是從億萬人民心中同時迸發出的心聲。在歷史性時刻代表和體現了人民心聲,是一切優秀文學作品得以流傳的前提條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也很有特色。
整體閱讀
(1)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懷著崇敬、敬仰的心情沉痛悼念周總理。
(2)自由朗讀詩歌各個小節,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歌頌周總理忠于革命,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全詩賞析
縱覽全詩,“周總理,你在哪里”這一標題的啟示性,使人們一開始就進入一種尋覓追問的情境。詩的第一節就是為這種情境的設置而作的鋪墊。“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的反復追問,正是這種“想念”深情的自然流露。
接下來的第二、三、四、五幾節詩,分別寫了我們對著“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喚周總理的情景,而每一次都以“他剛離去,他剛離去”作為回應,使這些自然景物被賦予了深情的人性色彩,真是一種大地為之黯然、山河為之變色的神傷境界。正是由于這種藝術情境的烘托,才使這首詩具備了強烈的感染力量。
詩的第六節用“我們找遍整個世界”開頭,既是對前面幾節詩的一種歸納總結,又帶有重新尋覓拓開視野的意味。
“遼闊大地,到處是你深深的足跡”,言簡意賅,既表現了周總理畢生建樹的偉大功績,又體現出他必將為歷史所記載的不朽英名。
在祖國大地和整個世界逡巡了一遍之后,對周總理的尋覓追問再次回到了祖國的心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前面,那“輕些呀,輕些”的回聲,終于使周總理“死而復生”。自然,這只是一種藝術表現所允許的“幻想”,然而它未嘗不是億萬人民心靈中的真實情景。這種亦幻亦真的藝術境界的出現,正是詩的藝術效果得到充分發揮的體現。就詩的藝術表現手法而言,它在修辭方式上的擬人、排比、反復等等的運用,無疑也是起到了渲染氣氛、強化感情從而加強了藝術效果的作用。但是這些修辭方式,必須在深入體驗詩的感情內涵的基礎上,才能在誦讀中得到恰當和充分的體現。
重點研討
1.課文抓住了哪幾個自然景象來寫總理,分別有怎樣的具體內涵?
四種形象——高山、大地、森林、大海
高山:使總理的形象顯得崇高,又使畫面有了蔥郁的色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懷坦蕩,又給畫面增添了斑斕的色彩。
森林:給畫面增添了濃郁的色彩,音域寬廣,氣勢磅礴。
大海:使總理的胸懷顯得更加博大,大海的蔚藍更豐富了畫面的色彩。
2.這首詩歌的結構線索是什么?
3.這首詩歌的感情線索是什么?
4.詩歌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詩歌中運用了擬人、反復、排比的修辭手法。
詩中的山川、大地、松濤、海浪是天地萬物的代表,詩人賦予它們以情感,因為它們是總理為人民辛勞一生的見證人。這種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全詩具有了革命浪漫主義色彩,便于表達周總理雖死猶生的立意,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課堂小結
這首詩通過人們對周總理的深情呼喚和山谷、大地、松濤、海浪、天安門廣場的回音,展現了周總理與人民心連心的動人畫面,歌頌了周總理為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質,抒發了人民對周總理由衷熱愛和無限緬懷的革命深情。
... ... ...
關鍵詞:周總理你在哪里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