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PPT課件(第3課時),共30頁。
上節課,我們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一起領略了他對春天景色全方位的描繪。這堂課,我們繼續品讀這篇美文,再次感受它的語言美和手法美。
合作探究
1.文章結尾三個比喻各自成段,它們的順序能否顛倒?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為一段,表達效果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分行排列,先后有序,順序不能顛倒。這三句是按人類的成長順序來形象地點明春天的成長過程。這個順序也有力量由小到大、時間從先到后的意思。
三個比喻各成一段,更能強調春的不同的生長過程,抒發作者強烈贊美春天的真摯情感。
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為一段,則層次不明顯,表達效果沒有這樣強烈。
2.請結合具體語句談談本文是如何生動形象地描繪景物的。
從多種感官寫。
如:①“‘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從觸覺寫風的輕柔。②“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從嗅覺寫風的芳香。③“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從聽覺寫風的悅耳。
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如:①“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②“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①句從正面描寫春草充滿生機、嫩綠的特點。②句從人的活動側面烘托上述特點。
虛實結合。
如:①“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 ② “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①句是寫眼前實景。②句是寫聯想、想象到的景色,借以突出花的香味濃郁。
概括主題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寫作特色
充滿詩情畫意,創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者對春天深沉的贊美之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說”,而是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春天的各種風景畫來抒發的,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
結構嚴密,層次井然中見跌宕變化。
作品根據揭示主題和抒情的需要,一共描繪了五幅畫面。畫面之間連接自然、緊湊,并以前四幅畫面作為第五幅畫面的鋪墊、烘托,從而開拓意境,揭示題旨。文章層次清楚,脈絡分明而又有變化。
語言樸實清新,準確生動。
朱自清善于提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口語。比如寫蜜蜂嗡嗡地“鬧”,寫花香在潤濕的空氣中“醞釀”,寫鳥兒“賣弄”喉嚨,寫細雨在微風中“斜織”等,含義豐富,形象生動。文章的句式也富于變化,在散文中大量使用對稱或排比的短語或短句,既流暢又整齊。作者還善于運用奇妙的比喻,增強語言的情味。
... ... ...
關鍵詞:春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