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PPT課件(第1課時),共28頁。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能流暢地朗讀并背誦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重點)
2.學習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景物的方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寫法。(難點)
3.感悟作者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素養)
知識備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改名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歐游雜記》《背影》《你我》,文藝論著《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寫景散文是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或時間等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到的景物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現主題。
本文選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略有改動。本文大致寫于1928年至1937年之間。此時,朱自清在清華大學邊任教邊研究學問,工作的順利、家庭生活的和諧等,使他的心境較為平淡恬靜,滿目的春光把他帶入江南美好的境地,因此,他寫下了這篇廣為傳誦的散文名篇。作者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
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按照什么結構順序來描寫春的。
盼春( 1 )
繪春(2—7)
頌春(8—10)
精讀細研
1.第1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兩個“盼望著”語氣應該是遞進的,表達一種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無腳步,是作者想象有的,一上來就傳達了一種歡快而熱烈的心情。
2.為什么只是說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來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沒說“來了”或“快到了”,只說“近了”,是從春天剛起步說起的。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把春天擬人化,仿佛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在遠處向你招手,緩緩向你走來,一種欣喜感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親切。
... ... ...
關鍵詞:春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