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狼牙山五壯士》PPT優秀課件(第1課時),共19頁。
1941年,日本侵略者對華北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包圍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及當地群眾,軍區命令一分區一團七連擔任掩護軍區和群眾轉移的任務,七連經過頑強抵抗,轉移了日本侵略者的注意。七連最后留下六班掩護,為了爭取主力和群眾撤退的時間,這個班將日本侵略者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盤陀,與四面包圍的日本侵略者進行激戰。讓我們一起去體會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吧!
詞語我會認
日寇 奮戰 險要 懸崖 攀登 山澗
崎嶇 雹子 屹立 掄胳膊 晉察冀
手榴彈 繃著臉 全神貫注 斬釘截鐵
熱血沸騰 居高臨下 粉身碎骨 驚天動地
梳理文章層次
默讀課文,用概括小標題的方式梳理文章的層次。
接受任務
痛擊敵人
引上絕路
頂峰殲敵
英勇跳崖
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體。
表現了五位戰士對敵人的痛恨和完成任務的決心。
這種既關注群體,又聚焦個體的寫法叫作“點面結合”。
課文第2自然段運用了“點面結合”的寫法,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樣寫既讓我們感受到五位戰士作為一個戰斗群體的團結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個戰士的英勇頑強,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個體和群體形象。
... ... ...
關鍵詞:狼牙山五壯士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