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PPT精品免費課件,共16頁。
課標要求:通過了解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繁榮,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制度變化與創新、民族交融、區域開發和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成就。
隋的統一
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都長安,是為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楊廣率軍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
開皇之治:
政治:首創五省六部制;科舉制度;恢復州縣二級制;
經濟:清查全國戶口,規定依照戶等高低繳稅,推行均田制……
隋朝大事記
目的:溝通江南(經濟繁榮)、中原(政治中心)與燕、趙、遼東等(軍事重地)
影響:隋朝開通的大運河,貫通南北,對鞏固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隋的滅亡
隋的滅亡與其他王朝不同:一般王朝多亡于王朝末期資源調配枯竭,但隋朝國庫充盈。隋煬帝濫用民力、窮兵黷武,超過了社會承受能力的上限,導致隋朝“極盛而衰”
唐的盛世
唐高祖李淵
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
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
后統一全國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經濟: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
政治:知人善任,虛懷納諫,科舉納賢
民族:反擊侵襲,推動民族交融
武則天時代
當權期間
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治宏貞觀,政啟開元”
唐玄宗與開元盛世
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發展生產,大興文治,改革兵制,將唐朝推向全盛時期
盛世經濟
唐代,在長江下游一帶早已出現了曲轅犁,標志著中國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曲轅犁的出現,是我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
城市:唐長安城的輝煌
農業:新型生產工具的運用
手工業:取得新的發展成就
盛世民族
(1)周邊少數民族建立民族政權,開發了祖國邊疆地區;
(2)交通發達使中原與邊疆來往密切,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
(3)唐朝前期的統治者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管理機構。為有效管理周邊各民族,唐廷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以及大量隸屬于六大都護府的都督府和羈縻州府
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
(1)主要方式:
①通過戰爭,安定邊疆,如打敗東突厥;
②設置機構,加強管理,如設立安西、北庭都護府;
③冊封爵位,促進友誼,如冊封懷仁可汗、云南王等;
④實行和親,永結盟好,如文成公主入藏
(2)影響:
①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促進了邊疆地區開發和民族交融;
③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
盛極而衰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的標志
經濟:經濟重心南移。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大量北方民眾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進一步開發;
政治:中央集權遭到極大削弱,形成了唐中后期藩鎮割據的局面;
邊疆:邊防空虛,唐領土范圍進一步縮小。
唐后期及其覆滅
中央:宦官專權與朝廷朋黨之爭交替
地方:藩鎮割據勢力進一步加劇
邊疆:契丹等新興少數民族崛起
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的特點:
采用流動作戰的方式,轉戰近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入洛陽、長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齊),是唐末民變中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場農民起義。
... ... ...
關鍵詞: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