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PPT優秀課件,共40頁。
學習目標
1、知道遼、西夏與北宋三個并立的政權。
2、了解北宋與遼、西夏的戰和關系,并能夠對“澶淵之盟”做出客觀評價。
一、民族的崛起
契丹,中古出現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遼河上游一帶活動。
10世紀初,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權,都城在上京林潢府。
黨項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故有“黨項羌”的稱謂。幾度險些被吐蕃與回鶻所滅 一百多年的顛沛流離直到隋唐時內附中原稱臣才定居下來,首領拓跋赤辭受唐王朝賜李姓。
11世紀前期,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皇帝,定都興慶府,史稱西夏。
措 施
仿效唐宋制度,訂立官制、軍制和法律,并鼓勵墾荒,發展農牧經濟,還創制了西夏文字。
二、政權的并立
契丹(遼)
建立時間: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機
都城:上京
北宋
建立時間: 960年
建立者:趙匡胤
都城:汴京
三、戰和關系之遼與北宋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將領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十六州的總稱。
地理位置:大致相當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
軍事地位:對于北宋來說,是重要的天然屏障,對于契丹來說,占領它則占據了對中原地區的戰略主動權。
內 容
遼與宋議和,遼軍撤回,宋朝給遼歲幣。
影 響
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
四、碰撞中的融合
作用: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促進了民族融合;
加速遼、西夏封建化進程
契丹族、黨項族與漢族融合的表現有哪些?
經濟上:獎勵墾荒,學會農耕
政治上: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漢法;革除北宋賦役繁雜弊端
文化上:模仿漢字,創造西夏文;翻譯、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經;用漢文鑄造錢幣
... ... ...
關鍵詞: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