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走進化學世界PPT教學課件,共29頁。
引入新課
大到宇宙中的星體,小到只用肉眼看不見的粒子,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物質世界。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里,因此,認識物質及其變化,對于了解自然現象和規律是至關重要的,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我們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或冰,鋼鐵制品在潮濕的地方會生銹,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氣中燃燒而發光放熱,等等。從化學的角度看,物質的這些變化有什么本質區別呢?讓我們先來做幾個實驗。
在實驗 1和實驗 2中, 液態的水經過沸騰變為水蒸氣,冷卻后又變成液態的水;塊狀的膽礬經過研磨后變成粉末狀的膽礬,雖然水和膽礬發生了形態的變化,但并沒有生成其他物質。這種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汽油揮發、鐵水鑄成鍋、蠟燭受熱熔化等都屬于物理變化。在實驗 3和實驗 4中, 膽礬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在變化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質。這種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做化學反應。木柴燃燒、鐵的生銹等都屬于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質生成,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瘜W變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質,而且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這種能量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放熱,發光等。上述可觀察到的現象,常?梢詭椭覀兣袛辔镔|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發生物理變化。例如,點燃蠟燭時,石蠟受熱熔化是物理變化,而石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卻是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我們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例如,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銅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銅綠,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并發光,放熱等;再如,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石灰石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等。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等都屬于它的物理性質,如通常狀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水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膽礬是一種藍色的固體。了解物質的物理性質,對于研究它們的組成、結構和變化也非常重要。當外界條件改變時,物質的性質也會隨著變化,因此,描述物質性質時往往要注明條件。例如,當溫度升高時,固態的冰會變成液態的水,把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水就會沸騰。實驗證明,液體的沸點會隨著大氣壓強的變化而改變,如大氣稀薄的地方,大氣壓強變小,這時水的沸點就會降低。由于大氣壓強不是固定不變的,人們把101 kPa規定為標準大氣壓強。
物體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1. 物理變化
實質:從宏觀上看,是物質的狀態形狀發生改變,從微觀上看,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分子、原子或離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而粒子本身沒有改變。
注意:擴散、聚集膨脹、壓縮、揮發、升華、摩擦生熱、鐵變磁
鐵、通電升溫發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變化,但同素異形體
間的轉化(如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就不是物理變化,而是化學變化;生石灰在空氣中變為粉末,從表面看是發生了形狀變化,但實質上變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質,所以不屬于物理變化,而是化學變化。
2. 化學變化
實質:發生變化時,構成物質的粒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
注意:化學變化常伴有光熱、氣體、沉淀產生或顏色、氣味的改變等,可參照這些現象來判斷有無化學變化發生,但要注意有些物理變化也常伴有發光(電燈)、放熱(摩擦)放出氣體(啟開汽水瓶蓋)顏色變化(氧氣變成液態氧)等。
... ... ...
關鍵詞:物質的變化和性質PPT課件免費下載,走進化學世界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