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方差》PPT課件下載(第1課時),共29頁。
課時導入
平均數刻畫數據的“平均水平”,但評價選手的射擊水平、機器加工零件的精度、手表的日走時誤差等,只用平均數是不夠的,還需要用一個新的數,即方差,來刻畫一組數據的波動情況.
感悟新知
知識點 方差的計算
甲、乙兩名業余射擊選手參加了一次射擊比賽,每人各射10發子彈,成績如圖①所示.
(1)觀察上圖,甲、乙射擊成績的平均數、中位數各是多少?
(2)甲、乙射擊成績的平均數是否相同?若相同,他們的射擊水平就一樣嗎?
(3)哪一組數據相對于其平均數波動較大?波動大小反映了什么?
比較甲和乙的射擊水平,自然想到比較射擊成績的平均數或中位數.但是,甲和乙射擊成績的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7環.兩人相比,乙的成績大多集中在7環附近,而甲的成績相對于平均數波動較大.
我們在分析數據的特征時,僅考慮數據的平均數是不夠的,還需要關注數據的波動情況.
當數據分布比較分散時,方差較大;
當數據分布比較集中時,方差較小.
因此,方差的大小反映了數據波動(或離散程度)的大小.
知識點 方差的應用
張老師乘公交車上班,從家到學校有A,B兩條路線可選擇,他做了一番試驗.第一周(5個工作日)選擇A路線,第二周(5個工作日)選擇B路線,每天兩趟,記錄所用時間如下表:
根據上表數據繪制的折線統計圖如圖所示.
(1)從圖形看,哪條路線平均用時少,哪條路線用時的波動大?
(2)用計算器分別計算選擇A,B兩條路線所用時間的平均數和方差.
(3)如果某天上班可用時間只有40min,應選擇走哪條路線?
(4)如果某天上班可用時間為50min,又應選擇走哪條路線?
從直觀上看,A路線平均用時少,但用時的波動較大,說明A路線通行不順暢.B路線的平均用時較多,但用時比較穩定,可能B路線較長,但通行較順暢.
方差與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區別:
(1)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主要是反映數據的集中趨勢;
(2)方差反映的是原數據與平均數的偏離程度,即數據的波動程度.
總 結
在比較兩組數據的穩定性時,一般先看平均數,在平均數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再分析穩定性問題,而方差是反映數據的波動大小的量,因此可通過比較方差的大小來解決問題.
課堂小結
1.計算一組數據方差的一般方法:
(1)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
(2)計算各數據相對于平均數的差的平方;
(3)求(2)中各數的平均數,即為所求的方差.
2.方差的意義:方差反映了一組數據的波動程度(或離散程度),一組數據的方差越大,說明各數據與平均數的偏差越大,即各數據的波動程度越大;反之,越。
... ... ...
關鍵詞:方差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