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課件下載,共29頁。
知人論世
作者簡介
沈英甲,吉林人。歷任《世界知識》雜志編輯、《科技日報》副刊部主編。
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前塵》、《探求宇宙之謎》,紀實文學《走進神農架》、《采訪死亡手記》等。
人物簡介
袁隆平,1930 年生于北京,1953 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畢業后到湖南安江農校任教。作為青年教師的袁隆平下定決心,要拼盡畢生精力,用科學戰勝饑餓。經過多年實踐,他終于推翻了當時國際上關于水稻沒有雜交優勢的普遍觀念,推出了一代又一代雜交水稻。
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世界糧食基金會“2004 年世界糧食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榮譽獎”等多項國際獎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一、曾記否,到中流擊水?
1、讀標題,本文標題有何特點?
本文標題采用了正副標題的形式,正標題為虛,“喜看稻菽千重浪”出自毛澤東的《七律·到韶山》,這里特指稻谷豐收,突出了袁隆平的科學成就,表達了作者對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以及突出貢獻的贊嘆;副標題為實,交代了這篇人物通訊的主人公及其所獲得的獎項。
2、讀文本,文章是如何引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
先交代人物出場的自然環境:薄霧籠罩,細雨飄零。以此來烘托袁隆平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然后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瞇起”“打量”“跨過”“蹲下”“翻看”等,引出所要描述的人物,突出袁隆平細心嚴謹、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
二、創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
1、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他是怎樣解決的?
(1)①權威論斷的否定:雜交無優勢。②有些人的嘲笑:對遺傳學的無知。③有些學者認為:雜交制種無法應用于生產。
(2)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很多困難,但他并不迷信權威,而是認真分析,勇于創新,大膽試驗,用事實證明了他的培育雜交水稻的理論設想是科學的,是切實可行的。
2、在本節第二段引用“雜交無優勢”的論斷有何作用?
突出了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中所遇到的輿論阻力,反襯出他的堅定決心。
3、概括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1)中國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和豐富的種質資源。
(2)中國國土遼闊,有像海南島這樣理想的育種環境。
(3)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可以組織力量協作攻關,克服任何困難。
... ... ...
關鍵詞: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