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PPT優秀課件下載,共22頁。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知人論世
2.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實;
3.體會詩人憂國憂民、同情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官至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為“杜工部”。他是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其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深刻反映了當時時代的現狀,后世將他的詩稱為“詩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
賞析詩歌,品味語言
1.“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這兩句詩是如何寫秋風的威力的?
句中的“怒”字將秋風擬人化,寫出秋風的猛烈無情。"卷”“三重”表現出風的猛烈,寫出了詩人受害之重。
2.賞析“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飛”“渡”“灑”“桂育”“飄轉”“沉”等動詞,細致形象地寫出了風吹茅草的情狀,也體現出詩人焦灼痛苦的心情。
3.詩人在文中到底“嘆息”些什么?
詩人不僅“嘆息”天公毀屋無情,“嘆息”兒童幼稚,不明詩人苦衷,還“嘆息”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
詩歌主旨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風吹破的過程,表達了自己生活的不幸,并推己及人地想到了飽經戰亂、至今仍流離失所的士人,表現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
... ... ...
關鍵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