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燈籠》PPT優質課件,共25頁。
作者簡介
吳伯簫(1906-1982),原名熙成,山東萊蕪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散文常從“一枝一葉”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見大,從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內涵。代表作有《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窯洞風景》等。
寫作背景
20世紀30年代中期,國內形勢嚴峻,一方面日本帝國主義不斷發動侵華戰爭,其妄想吞并中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決心堅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聲一浪高過浪。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寫下了散文《燈籠》,從不同方面表達了燈籠對于他乃至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含蓄地表達了自己保家衛國的情懷和時代擔當。
文章梳理
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
解析:
第一部分(1):敘述小孩子喜歡火、亮光的情景,為下文敘述喜愛燈籠做鋪墊。
第二部分(2-11):作者回憶自己記憶中有關燈籠的美好記憶和情節,表現了濃濃的愛國情懷。
第三部分(12):深化主題,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
合作探究
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說作者喜歡燈籠的原因。
解析:
①燈籠寄托著祖父、母親等親人的慈愛和牽掛,也寄托著作者對親人的感激與思念之情。
②許多鄉情民俗與燈籠結下太多的緣分,給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③燈籠能為夜行人指路,溫暖他人。
④燈籠記錄著歲月的滄桑,頗具歷史況味。
⑤燈籠使作者聯想到古代將領挑燈看劍、抗擊敵人的情景,激發愛國熱情。
文章主旨
文章通過回憶自己所經歷過和了解到的有關燈籠的人和事,表達了作者對燈籠的喜愛,對家人的感激,以及強烈的愛國熱情,寄托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激發了作者對國家的責任擔當意識。
... ... ...
關鍵詞:燈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