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PPT精品課件,共26頁。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轉變為國內階級矛盾。
土地政策的變化: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土改綱領:《中國土地法大綱》
土改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時一年多順利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
影響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
(1)千里躍進大別山
作用:大別山地處武漢和南京正中間,控制住大別山就意味著西可取武漢,東可取南京,可謂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唾手可得。
影響: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進攻:先后殲滅國民黨精銳200多萬,迫使國民黨軍隊主力退守沈陽、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動防御作戰,
(2)三大戰役
①決戰的條件
國民黨的力量嚴重削弱,共產黨的力量顯著增強,決戰時機來到。
為什么和平解放北平?
(1 )和平民主是當時的大勢所趨,共產黨順應了保障了民心。
(2)可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保護了古都的文物,避免戰爭的破壞。
(3)傅作儀部隊和平改編,為其他國民黨將領轉向人民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三大戰役勝利的意義
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軍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3)渡江戰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在短短三年內就打敗了國民黨?(請從戰爭的性質、民心向背、指揮決策、軍隊士氣等方面進行對比說明)
結論:①國民黨為了維護其獨裁統治而發動的內戰是非正義戰爭;中國共產黨為了使中國走上民主、和平、統一的道路而進行的解放戰爭是正義戰爭。②國民黨政權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群眾,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中國共產黨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③中國共產黨指揮正確,決策英明;國民黨指揮不當,決策失誤。④人民解放軍作戰英勇,士氣高昂;國民黨軍隊無心作戰,士氣低落。
... ... ...
關鍵詞:《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