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北伐戰爭》PPT教學課件,共28頁。
國共合作的實現
材料一 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蓋今日革命,非學俄國不可……我黨今后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孫文
材料二 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產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廣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中國革命之需要。……依中國社會的現狀……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是一個比較革命的黨。——中共三大宣言
中共三大
主要內容
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
中國國民黨一大
主要內容
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
意義
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北伐勝利進軍
(1)北伐目標
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部隊改稱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正式北伐。圖為誓師大會,臺上左一為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
主要戰績
北伐軍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兩大軍閥,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
1927年1月武漢民眾歡慶北伐勝利和國民政府遷都武漢。
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
北伐戰爭的性質: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
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
(1)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為北伐提供了堅強的領導。
(2)作戰方針正確(先攻吳再打孫)是北伐勝利進軍的重要保證。
(3)官兵英勇奮戰,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4)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積極支持和緊密配合,以及蘇聯的援助等,是北伐勝利的基礎。
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1)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革命進步人士,叛變革命
(2)汪精衛召開“分共會議”
1927年7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
(3)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性質
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
統一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
探究:北伐戰爭取得巨大勝利,基本打垮了北洋軍閥,但為什么說國民革命失敗了,你怎么看?
舊軍閥被打垮了,又出現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新軍閥對內鎮壓,對外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代表。
因此,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沒有完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國民革命最終失敗了。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繼續北伐。1928年6月,北伐軍進至北京、天津一帶。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南京國民政府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 ... ...
關鍵詞:《北伐戰爭》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