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跳水》PPT免費課件,共47頁。
《跳水》PPT課件包含學習目標、作者簡介、整體感知、字詞學習、課文解讀、主題歸納、隨堂練習、教材習題、拓展空間、課后作業等內容。
有一個孩子為了取回被奪走的帽子,爬上了帆船桅桿的頂端,時刻面臨著生命的危險。這是怎么回事呢?結果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吧。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其作品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形象生動逼真,語言優美。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第一部分(1)寫水手拿猴子取樂,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和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2-4)寫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遇到了生命危險。
第三部分(5-6)寫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來。
讀課文的第一部分, 文章開頭兩句話有什么作用?
這兩句話開門見山地介紹了故
事發生的環境,為全文做了必要的鋪墊:
(1)交代了事情發生的條件。正因為風平浪靜,水手們才會輕松悠閑起來,才有興趣拿猴子取樂。
(2)暗示了事情的結局。正因風平浪靜,孩子跳進水里才能被水手迅速救起,轉危為安。由此可見,這兩句話的含義是跟事情的發生和結局密切相關的,在文章的開頭作了簡明的交代,使文章前后照應,結構嚴謹。
本文通過對船長在緊急關頭,果斷命令處于危險之中的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險為夷的描述,表現了船長急中生智,當機立斷處理問題的能力。告訴我們,遇事不能任性,要沉著冷靜,善于分析。
... ... ...
關鍵詞:跳水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