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精讀和跳讀PPT
第一部分內容:走近作者
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懷安山陽(江蘇淮安)人。他生于一個有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后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
... ... ...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PPT,第二部分內容:主要內容
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 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 僧出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等三大部分組成。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 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故事起源和演變過程
唐 代《大唐西域記》玄奘印度取經(17年)真實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插入神話故事
↓
宋 代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神話成分進一步增加
↓
元 代 四人西天取經故事大體定型
↓
明 代 吳承恩加工整合成《西游記》
內容結構
《西游記》全書一百回,從大的結構上看,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寫了孫悟空出世、拜師、大鬧天宮,這是全書最精彩的章節,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頓折騰,將他的反抗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芍^是孫悟空的一部“英雄史”。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寫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寫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先后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并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這是唐僧師徒四人的一部“創業史”。
... ... ...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PPT,第三部分內容:人物形象
唐僧:俗家姓陳,乳名江流,法名玄奘,號三藏。在他身上,封建儒士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誠集于一身。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堅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但仍然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誘惑,他從來沒有動搖過。但另一方面,他不辨真假,亂施善心,膽小軟弱。
孫悟空:法號行者,唐僧大徒弟,號稱“美猴王”“齊天大圣”。本領高強,會七十二變;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一切妖魔鬼怪。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他生性桀驁不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英勇無畏。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中,出生入死,忠誠不二,制服無數妖魔鬼怪,取經后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法號悟能,唐僧二徒弟 ,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他會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他有很多缺點,如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貪戀女色,等。但他也不失忠勇和善良,能知錯就改,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而且能干臟活累活,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是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喜劇形象。
沙和尚:法名悟凈,唐僧三徒弟,原是天宮玉帝的卷簾大將,因觸犯天條,被貶下界。 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鏟。他性格穩重,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默默奉獻。
... ... ...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PPT,第四部分內容:主題思想
小說的思想比較復雜,釋、道、儒都有所涉及,但對今天的青少年來說,這部小說也許更像一個勵志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為了實現理想而披荊斬棘,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超強的韌勁和斗志戰勝一切苦難,直至達到勝利的終點。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行者上前叫:“牛大哥,開門,開門!”呀的一聲,洞門開了,里邊走出一個毛兒女,手中提著花籃,肩上擔著鋤子,真個是一身藍縷無妝飾,滿面精神有道心。行者上前迎著,合掌道:“女童,累你轉報公主一聲。我本是取經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難過火焰山,特來拜借芭蕉扇一用。”那毛女道:“你是那寺里和尚?叫甚名字?我好與你通報。”行者道:“我是東土來的,叫做孫悟空和尚。”……
孫悟空怎樣一調芭蕉扇的,為什么二調以至三調?
一調:孫悟空找鐵扇公主借扇子,鐵扇公主因紅孩兒的事對孫悟空懷恨在心,一扇子把孫悟空扇到小須彌山靈吉菩薩那里。孫悟空從靈吉菩薩那里借來定風丹后又去找鐵扇公主。鐵扇公主見扇不動孫悟空,便躲回洞中,孫悟空變成蟲子潛進洞里乘鐵扇公主喝水時鉆進鐵扇公主肚子,逼迫鐵扇公主交出芭蕉扇,但鐵扇公主交出的芭蕉扇是假的,火越扇越大。
二調:孫悟空偷了碧水金睛獸,變成牛魔王后騙來真的芭蕉扇。牛魔王從鐵扇公主那知道芭蕉扇被騙后追上孫悟空,變成豬八戒把芭蕉扇騙回來(猴子調皮,騙到芭蕉扇后把扇子變得很大,但又不知道怎么變小,只能扛著把大扇子慢慢飛,被變成豬八戒的牛魔王趕上后,以擔心猴哥太辛苦幫猴哥拿得名義騙走)。
三調:孫悟空大戰牛魔王,牛魔王差點被哪吒的乾坤圈砸死,鐵扇公主為了救牛魔王自愿獻出芭蕉扇。
... ... ...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PPT,第五部分內容:中考鏈接
(2016年江蘇淮安中考)行者道:“你這個呆子!我臨別之時,曾叮嚀又叮嚀,說道:‘若有妖魔捉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怎么卻不說我?”八戒又思量道:“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說你還好哩;只為說你,他一發無狀!” 行者道:“怎么說?……行者聞言,就氣得抓耳撓腮,暴躁亂跳道:“是那個敢這等罵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黃袍怪這等罵來,我故學與你聽也。”(節選自《西游記》第三十一回)
①選文中的“行者”又稱“美猴王”,請說說美猴王的稱號是怎么來的?(3分)
答:石猴與其他猴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頭,上山一看,是瀑布。猴子們說:“誰能進去又出來,不傷身體,就是我們的大王。”石猴進去又出來,毫發未損,還為其他猴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為“石美猴王”,后來將“石”字隱去,稱美猴王。
②八戒為了讓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計策?從中能看出八戒怎樣的性格特點。(3分)
答:激將法。 豬八戒:粗中有細,善于對癥下藥;憨厚又懂得用心計。
... ... ...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PPT,第六部分內容:自主閱讀推薦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創作,1847~1852年陸續寫成的《獵人筆記》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現農奴制下農民和地主的關系。 該作品反農奴制的傾向觸怒了當局,當局以屠格涅夫發表追悼果戈里文章違反審查條例為由,將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寫了反農奴制的短篇小說《木木》。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
作品以一個獵人的行獵為線索,刻畫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展現了農奴制背景下外省城鄉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在美麗的大自然景色中.發生的卻是種種悲劇,體現了對農奴制度的無言控訴。也生動地描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 ...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西游記精讀和跳讀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