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機械運動PPT(第2課時)
第一部分內容:知識要點基礎
知識點1 時間的單位
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 1 )1 h= 3600 s;
( 2 )20 s= 1/3 min。
2.小明上學路上用了15 min,合 0.25 h,我校一節課的時間為40 min,合 2400 s。
知識點2 時間的測量
3.秒表是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如圖,秒表的讀數為 337.5 s。
4.下列工具不屬于計時器的是( C )
A.漏刻 B.日晷
C.量筒 D.沙漏
知識點3 誤差
5.小穎同學對同一物體進行了三次正確測量,結果分別是17.82 cm、17.83 cm、17.82 cm,則測量結果應記作 17.82 cm ,三次測量結果的尾數不完全相同,這屬于測量中的 誤差 ( 選填“誤差”或“錯誤” )。
6.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測量時出現誤差,則說明一定是出了差錯
B.誤差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減小誤差是不可能的
C.誤差的產生與測量的人有關
D.改進實驗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測量工具能避免誤差
... ... ...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PPT,第二部分內容:綜合能力提升
7.某同學測得自己每分鐘脈搏次數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每次脈搏的時間是 0.8 s,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的脈搏次數是60次,那么,該同學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 48 s。
8.如圖所示停表的讀數是 3 min 50 s,等于 230 s。
9.請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將以下活動所需時間由長到短排列為 cabd ( 填序號 )。
a.去操場做一次廣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書
c.到距離家3 km的學校上學
d.眨一下眼睛
10.完成一套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 C )
A.30 s B.3 min
C.300 s D.30 min
11.用一把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一般要測量三次或更多次,這樣做的目的是( D )
A.減小由于觀察時視線傾斜而產生的誤差
B.避免測量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C.減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產生的誤差
D.減小由于估測而產生的誤差
... ... ...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PPT,第三部分內容:拓展探究突破
12.自西漢起,用十二個時辰表示一晝夜的變化。十二個時辰以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為名。從夜間十一時起到一時為子時,一時至三時為丑時,其余類推。同時一個時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
( 1 )根據上文可知,一個時辰= 2 小時;一刻= 15 分鐘;
( 2 )根據上文推算古代的“午初三刻”為現代時間的 11 點 45 分。
關鍵詞: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PPT課件免費下載,機械運動PPT下載,長度和時間的測量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