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的防避》從人地作用看自然災害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容:課程標準解讀
[課標下載] 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學習目標] 運用資料,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核心素養聚焦
1.結合實例說出常見自然災害防避的措施。(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
2.搜集整理、掌握居住地附近常見自然災害的防避措施。(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
... ... ...
自然災害的防避PPT,第二部分內容:強基礎 自主診斷
[基礎素養]
一、社會行動與個人行動
1.社會行動:如下圖所示。
2.個人行動:“_____”“聽”“_____”“察”“報”“_____”“_____”“抗”“_____”“保”。
特別提醒減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由災前、災中、災后三個子系統構成,其中政府的規劃與指揮是中心,將各個子系統、各個部門協調一致,共同完成減災這一復雜任務。
[判斷] 1.社會行動首先是建立高效的防災救災信息系統,提高災害響應能力與預警。( )
2.遇到突發災害時,不管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維護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
3.個人應對自然災害“十字要訣”中的“保”指“保證生命安全”。( )
4.災害監測有利于減少災害及減輕損失。( )
答案:1.× 2.× 3.× 4.√
二、地震災害的防避
1.社會層面:(1)加強地震__________建設、__________科技攻關、__________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督查等。
(2)做好地震__________制訂及組織實施等。
(3)加強__________教育,提高公民防震避震意識及能力等。
2.個人層面:(1)了解生活所在地的地震__________、居住房屋的結構和__________。
(2)在地震多發區準備必要的水、__________及其他應急物品與器具。
(3)地震發生時迅速采取有效保護及__________措施。
(4)地震后注意預防和避免__________的影響。
素養盤點 1.在學校怎樣避震?(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
提示:(1)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2)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避開建筑物及危險物。(3)不要回到教室去。(4)震后應有組織地撤離。
[判斷] 1.目前,國內外對地震預報已處于成熟預報階段。( )
2.地震發生時,應盡快準備好必要的水、食物及其他應急物品。( )
3.大的地震發生后應立即返回家中轉移貴重物品以防余震時再遭破壞。( )
4.地震中已被掩埋時應大聲呼救,方便附近的救援人員及時施救。( )
答案:1.× 2.× 3.× 4.×
三、洪水災害的防避
1.社會行動
[特別提醒]“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硬件”和“軟件”的差別。
聯系:二者在防災減災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輔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災效果。
2.個人行動
(1)洪水前的行動:預判自身所處地點是否處在洪水__________以下,選定通向__________的最佳路線;留意__________,沿__________碼放沙袋,關閉__________,準備應急的__________、__________、手電以及便于發出求救信號的物品等。
(2)洪水中的行動:洪水包圍時,報告自己的__________;戶外突遇洪水,立刻向高處躲避;在室內轉移到__________或屋頂,充分利用門板、桌椅、大塊 __________等材料逃生。
(3)洪水后的行動:做好__________工作,不食用腐敗的__________,__________煮沸后飲用,積極參加災后__________活動。
特別提醒 災后恢復工作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災后恢復工作抓緊而不急躁。
素養盤點 2.地震和洪水中的救助重點有何不同?為什么?(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
提示:地震中救助的重點在于自救,因為地震的發生是瞬間的,只有先救自己才能救別人;而洪水中救助的重點在于互救,因為洪水的發生具有可預報性和一定的滯后性,轉移過程中的互救顯得尤為重要。
[判斷]1.興建水庫、退耕還湖可以提高對洪水的調蓄能力。( )
2.組織災前水利建設屬于防洪減災的非工程措施。( )
3.一旦被洪水包圍,應及時沿門框和窗框碼放沙袋,拒水于門外。( )
4.災后應及時做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 )
5.山區坡度陡,排水性好,沒有洪災的發生。( )
答案:1.√ 2.√ 3.× 4.√ 5.×
四、滑坡災害的防避
1.社會層面
(1)對易發多發地區,開展滑坡__________,對潛在的重大滑坡進行__________或采取工程整治措施。
(2)根據滑坡體__________上__________的擴展、滑坡體__________處的__________水量水位的異常變化和地面上隆變形等臨滑跡象及時發出預警。
2.個人層面
(1)盡量不要在__________ 前長時間逗留。
(2)盡量不要破壞坡體的__________,發現坡體松動要盡快離開并報告。
(3)在軟弱面建造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水覆蓋層。
(4)對潛在的滑坡體采取__________ 、修筑__________、抗滑樁等。
(5)滑坡發生時:①在__________上,保持冷靜,向滑坡體的兩側逃離。
②無法逃離時,宜__________,或抱住__________。
③可能影響的地帶,判別滑坡運動的__________,并迅速離開。
... ... ...
自然災害的防避PPT,第三部分內容:析疑難 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 地震災害的防避
[主題聚焦]
素材一 為預防并盡可能降低地震危害,日本每年9月1日都進行一次綜合性防震訓練。同時,建筑項目都嚴格按照抗震要求進行抗震設防,提高抗震強度。
通過合作探究,得出有關問題的結論。
探究1:日本每年9月1日都進行一次綜合性防震訓練,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樹立防震意識,做好防震準備;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學會震后的自救與互救方法。
探究2:材料中提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改變受災體(建筑物)的易損程度,降低災情。
素材二 下面幾幅圖為地震自救方法示意圖。
通過合作探究,得出有關問題的結論。
探究1:請寫出下列各圖中所反映的正確避震方法。
A的避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避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的避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避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避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的避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A: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面或跨度較小的房間;B:在影劇院,可躲在排椅下;C:在教室里,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處;D:在行駛的汽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后再下車;E:在百貨商場里,選擇結實的柜臺或柱子邊,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櫥窗或柜臺;F:要避開高大建筑物如煙囪、水塔,避開危險物如變壓器、電線桿、廣告牌等。
探究2:根據各圖中反映的正確避震方法,總結在室內或室外避震的共性。
提示:室內避震的共性是“伏而待定”,迅速躲避到一個相對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間處,蹲或趴下,護住頭部。室外避震的共性是盡量到開闊的空地,降低重心,護好頭部。
[核心歸納]
1.地震災害的防避
2.震后互救應遵循的原則
①先救近,后救遠;②先易后難,先救輕傷員和青壯年、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壯大救助隊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聽仔細(注意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⑤要仔細確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亂挖、亂刨,以防止意外傷亡。
知識拓展 黃金12秒預警時間
地震發生時,縱波先到達地表,橫波后到達地表。所以,人們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顛簸,但這時地震造成的破壞并不大。然后,橫波到達,房屋前后晃動并倒塌。人從感覺晃動到意識到地震發生往往需要3~5秒,所以,留給人躲避的時間只有7~9秒。
[對點刷題]
當地時間2010年3月2日,在智利強震發生整整三天后,救援人員在重災區康塞普西翁市一座倒塌的大樓廢墟中一次救出79名幸存者。據此完成下題。
1.關于震后互救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遠、谙染壤先、小孩,后救其他人、巯染“生”,后救“人”、芤⒁獗Wo支撐物,但搶救時可以不考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災后互救應先救近,后救遠;先救醫務人員、青壯年;先救“生”,后救“人”。
答案:C
... ... ...
自然災害的防避PPT,第四部分內容:提能力 分層集訓
據媒體介紹,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后,全校2 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單位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大奇跡。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室內避震方法,正確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谠谟皠≡,應迅速離開劇院,到室外開闊空地、墼诮淌依,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處、苓x擇室內空間大的房間躲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有關室外避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行駛的汽車上,應迅速下車躲避
B.橋梁一般比較堅固,可以躲到橋底下
C.在百貨商場,選擇結實的柜臺或柱子邊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選擇作躲避場所
解析:第1題,地震來臨時,不同地點應選擇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應選擇牢固的遮擋物,“伏而待定”;在人數多的影劇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應躲在椅下;室內避震應選擇物體結實,有支撐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間且開間小的地方。第2題,在室外行駛的汽車上時應等地震過后再下車,應避開高大的建筑物,不應躲在橋下。
答案:1.D 2.C
位于南嶺山地的某縣90%以上土地不適宜耕種和聚落建設,主要集鎮位于較大的山間谷地。集鎮住宅多為三層,其二層和三層也開有外門,如下圖所示。盡管水淹頻率很高,但這些集鎮住宅“淹而不沒,災而無難”。據此完成3~4題。
3.這些集鎮住宅二層和三層都開外門,主要是為了( )
A.通風 B.避災
C.采光 D.美觀
4.這些集鎮遭遇的洪水特點是( )
①礫石多、谕怂臁、蹥v時長、芰魉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3題,山間谷地被水淹的頻率很高,因此在建筑物設計和建造時必須要考慮減輕洪水對人類生活及生命財產造成的不利影響。集鎮住宅二層和三層都開外門是為了在洪水淹沒下層時,方便居民進出和逃生。第4題,集鎮地處山間谷地,地勢起伏較小,因此洪水流速緩。集鎮地處南嶺山地,匯水面積較小,來水量較少,加之谷地較為寬闊,泄洪能力較強,因此洪水退水快。
答案:3.B 4.C
... ... ...
關鍵詞: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自然災害的防避PPT下載,從人地作用看自然災害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