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PPT課件(第一課時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
第一部分內容:新課標解讀
1.了解我國個人收入分配的方式與合法途徑;
2.解釋個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
新素養生成
1.通過學習,明確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從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認同;
2.用全面的觀點認識我國居民獲得收入的合法途徑和方式,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
3.積極參與社會調查和實踐,通過走訪辛勤勞動、合法經營的致富典型,弘揚勞動精神,提高守法致富的法治意識。
... ... ...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PPT,第二部分內容:學習新教材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主干知識•簡潔梳理]
1.國民收入分配的范圍
在一定時期內,社會所創造的國民收入要在______、______、____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分別形成______收入、______收入和____收入,以滿足不同的社會需要。
2.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
(1)分配制度:我國現階段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
(2)決定因素:______ 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實行______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______。
3.分配方式
(1)按勞分配
①性質:按勞分配是______ 的分配原則。
②決定因素:按勞分配是由______決定的。
③基本內容和要求:有______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對個人進行分配,______、少勞少得。
④意義:有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______和______,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促進______的發展;是對人類以往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______,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______的社會地位。
(2)按要素分配
原因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除了公有制范圍內的按勞分配,_________________相適應,還存在多種分配方式,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參與收入分配
意義
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________,促進經濟發展
4.我國居民收入的獲取
(1)途徑: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還包括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
(2)來源:______是財富的源泉,我們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勞動創造。
(3)要求:要弘揚______,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要鼓勵全體勞動者通過______勞動、______勞動、______勞動致富。
[相關知識•挖掘補充]
1.教材P45“相關鏈接”
實行按勞分配,是由一定的經濟條件決定的。_________________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的_______________,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______,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2.教材P46的“相關鏈接”
我國居民獲取收入的四大途徑
二、完善個人收入分配
[主干知識•簡潔梳理]
1.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1)收入分配是______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______的方式。為此,必須完善個人收入分配。
(2)優化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是體現社會公平的基礎。
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1)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理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者的收入分配關系。
(2)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要堅持在______的同時實現_______同步增長、在______提高的同時實現______同步提高。
(3)完善個人收入分配,在 ______方面,要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______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_______;在______方面,要完善以______、______、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
(4)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要規范收入分配______,擴大中等收入群體,______低收入者收入,______過高收入,______非法收入。
[相關知識•挖掘補充]
1.教材P48的“相關鏈接”
個稅起征點調整的意義
(1)個稅起征點偏低雖然可在短期內增加財政收入,但最終壓制了中等收入者的積累和消費能力,這種局面不利于社會的整體進步,個稅起征點的調整,體現了社會發展,體現了與時俱進,也體現了和諧社會人性化。
(2)個人所得稅的初衷是調節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和諧,但現在納稅主體卻變成了工薪階層,這是與其背道而馳的。
(3)今后我國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任務就是擴大消費需求,個稅調整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正是擴大內需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2.教材P50的“相關鏈接”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什么時候實現?
提示:習近平同志在向黨的十九大所作的報告中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新時代的鮮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體說來,就是要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
... ... ...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PPT,第三部分內容:新學法
議題一 個人收入分配的方式
[問題] (1)根據上表推算小明家2018年通過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收入各是多少。
(2)由小明一家收入的構成可以看出我國實行什么樣的分配制度?
[提示] (1)小明父親在國企的工資薪金收入6萬元屬于按勞分配所得;小明母親在外企的工資收入,小明父母購買國債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小明家中閑置房屋的租金收入均屬于按要素分配所得,合在一起應為4.8+0.5+1.2=6.5(萬元)。
(2)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系統認知]
1.我國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2)為什么
①生產決定分配。
②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怎么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提高效率,促進公平。
2.按勞分配
性質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只有在公有制經濟或者公有制性質的經濟中,才存在按勞分配的分配方式)
地位
公有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決定按勞分配在我國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
要求
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做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收入,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必要性
①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②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③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重要性
①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
②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1.下列體現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按勞分配基本原則的有( )
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的收入
②國有企業員工的工資收入
③農村土地流轉獲得的收入
④私營企業員工的工資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國務院印發通知,對專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員兼職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紅、科研人員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規定。為落實這些激勵性規定,最需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 )
A.按勞動要素分配 B.按資本要素分配
C.按技術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
3.小張大學畢業后,進入了一家大型國企工作,收入不菲。后來,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號召,小張辭職創業,開了一家豆腐作坊。經營一段時間后,覺得作坊沒有發展前途,他把自己的豆腐作坊作價入股了一家著名民營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公司又花巨資購買了小李的一項專利技術,并以40萬元年薪的條件聘任了一位高管小謝。該公司效益蒸蒸日上。
(1)請依據小張的工作經歷,分析小張獲得的收入形式有哪些。
(2)小李的專利收入和小謝的收入屬于哪種分配形式?
解析:第(1)問,小張在國企工作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開豆腐作坊的收入屬于按勞動要素分配;作價入股企業的收入屬于按資本要素分配。第(2)問,小李的專利收入屬于按技術要素分配,小謝的收入屬于按管理要素分配。
答案:(1)在國企工作獲得的工資、獎金屬于按勞分配;經營豆腐作坊的收入屬于按勞動要素分配;將豆腐作坊作價入股民營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的收入,屬于按資本要素分配。
(2)小李和小謝的收入分別屬于按技術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 ... ...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PPT,第四部分內容:新素養
[具備科學思維]
如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熱點材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適合我國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狀況,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實現社會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理論解讀]
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新發展理念,發展多謀民生之利,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不斷完善收入分配,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收入分配關系。
3.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初次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
4.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重在分析應用]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收入分配方式經歷了從單一的按勞分配到按勞分配為主、其他分配方式為輔,再到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演變過程。這一演變過程( )
①同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相適應、谕兄浦黧w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協調、塾缮鐣髁x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苡缮a資料所有制形式的變化所決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前些年,農民張某從本村承包了10畝土地搞大棚種植,收入頗豐。國家土地流轉政策落實后,張某將這10畝地轉包給了李某,每年從李某處獲得轉包金5萬元。對張某的收入可以這樣認識( )
①前者屬于按技術要素分配,后者屬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②前者屬于按勞分配,后者屬于按資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屬于按勞分配,后者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
④前者屬于勞動性收入,后者屬于財產性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閱讀下列漫畫,回答問題。
(1)“靠承包土地致富”體現了什么樣的分配方式?“靠科技入股發家”和“靠投資獲利”在分配方式上有何異同點?
(2)“靠科技入股發家”和“靠投資獲利”體現了什么樣的分配?確立這一分配有什么意義?
解析:第(1)問設問指向“靠承包土地致富”體現了什么樣的分配方式,“靠科技入股發家”和“靠投資獲利”在分配方式上有何異同點。解答時,首先明確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然后具體分析“靠承包土地致富”體現了按勞分配。“靠科技入股發家”屬于按技術要素分配,“靠投資獲利”屬于按資本要素分配,二者都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第(2)問設問指向“靠科技入股發家”和“靠投資獲利”體現了什么樣的分配,確立這一分配有什么意義,實際是考查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意義。“靠科技入股發家”和“靠投資獲利”二者體現了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它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動經濟發展。
答案:(1)“靠承包土地致富”體現了按勞分配。“靠科技入股發家”屬于按技術要素分配,“靠投資獲利”屬于按資本要素分配,二者都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
(2)二者體現了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它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動經濟發展。
關鍵詞:統編版高中政治必修二PPT課件免費下載,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PPT下載,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PPT下載,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