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牛頓運動定律PPT
第一部分內容:明確原理
一、實驗目的
1.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2.學習用控制變量法探索物理規律.
二、實驗器材
帶定滑輪的木板、薄墊塊、小車、細繩、重物(小鉤碼或沙桶等)、打點計時器、紙帶、交流電源、天平、砝碼、刻度尺.
三、實驗原理與設計
采用控制變量法
1.保持物體質量m不變,探究加速度a與力F的關系.
2.保持物體所受的力相同,探究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
實驗設計有一個關鍵點:如何測量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常用方法是將木板一端墊高,使小車不拉重物時能勻速運動,此時小車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恰好抵消其所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同時,所掛重物的質量應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在此條件下,對應的重物重力大小便可近似認為等于作用于小車的合外力大。
四、實驗步驟
1.將小車置于帶有定滑輪的木板上,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后掛在小車尾部.
2.用薄墊塊將木板一端墊高,調整其傾斜程度,直至小車運動時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分布均勻為止.
3.在細繩一端掛上重物,另一端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前端.注意重物質量應遠小于小車質量.
4.將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后開啟打點計時器,稍后再將小車由靜止釋放.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據此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保持小車質量不變,增加重物的質量(重物總質量仍遠小于小車質量),重復實驗,將小車所受的不同拉力與相應計算出的加速度記錄下來.
5.保持重物不變,增加或減少小車上的砝碼以改變小車的質量,重復實驗,將小車的質量與相應的加速度記錄下來.
五、數據處理
1.物體的質量一定,探究加速度與受力的關系
由表中數據,作出質量m一定時的a-F圖像,并得出結論.
2.物體的受力一定,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由表中數據,作出力F不變時,a-1m的圖像,并得出結論.
六、誤差分析
七、注意事項
1.平衡摩擦力時不要掛重物,整個實驗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變小桶和沙子的質量還是改變小車及砝碼的質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實驗中必須滿足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大于小桶和沙子的總質量.只有如此,小桶和沙子的總重力才可視為與小車受到的拉力相等.
3.作圖像時,要使盡可能多的點在所作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應盡可能均勻地分布在所作直線兩側.離直線較遠的點是錯誤數據,可舍去不予考慮.
4.釋放小車時,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且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 ... ...
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PPT,第二部分內容:典例解讀
實驗原理及操作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質量m的關系,某位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稱出小車和重物的質量
B.按圖裝好實驗器材
C.把輕繩系在小車上并繞過定滑輪懸掛重物
D.將電磁打點計時器接在電壓為6 V的蓄電池上,接通電源,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并在紙帶上標明小車的質量
E.保持重物的質量不變,增加小車上的砝碼個數,并記錄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復上述實驗
F.分析每條紙帶,測量并計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關系圖像,并由圖像確定a-m關系
(1)該同學漏掉的重要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___,該步驟應排在________步實驗之后.
(2)在上述步驟中,有錯誤的是________,應把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步驟中,處理不恰當的是________,應把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
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
“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甲實驗小組在平衡小車與桌面之間摩擦力的過程中,打出了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量出相鄰計數點之間的距離.該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乙實驗小組設計了如表所示的數據記錄表格,其中質量m表示小車的質量,受力F為細線拉力,表格中符號表示該小組實驗中記錄的部分數據.
若利用1、2、3三組數據探究加速度與受力的關系,則2、3組數據中物體的質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若利用3、4、5三組數據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的關系,則4、5組數據中物體所受的力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關鍵詞: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PPT下載,牛頓運動定律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