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征》PPT課件下載
第一部分內容:情景導入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同學們,讀著這些詩,你有什么感受?
因為從古至今,戰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主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是與戰爭有關,題目是:《十五從軍征》。
學習目標
1.了解樂府詩的文學常識,理解詩歌內容。
2.學習本文以敘述為主,用環境描寫和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3.領會詩歌抒發的悲涼凄苦之情,深刻體會長期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 ... ...
十五從軍征PPT,第二部分內容:走近作者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后,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編,F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稑犯娂肥菨h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搜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
寫作背景
《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 ... ...
十五從軍征PPT,第三部分內容:基礎知識
讀準字音
冢 竇 雉 葵 舂 貽
整體感知
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語氣詞,無意義。
冢:墳墓。
累累:連續不斷的樣子。
狗竇:狗洞 。
雉:野雞。
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十五歲就應征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家中。 路上碰到一個故鄉的村民,問:“我家里還有什么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里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里長著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捋些野谷舂米來做飯,摘下葵葉煮湯算是菜。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應該送給誰一起分享。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
... ... ...
十五從軍征PPT,第四部分內容:賞析詩句
這是一首敘事詩,詩中的主人翁是誰?哪一句給我們介紹了他一生的經歷?
詩中的主人翁是一個歷經滄桑、孤獨凄苦的老兵;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詩歌開頭就告訴我們“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為什么會這樣呢?
為什么十五歲就去當兵:殘酷的兵役制度(在漢朝,男子23歲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歲。如遇戰爭,還要做好隨時從軍的準備,兵役時間可能會更長。這位老人遇上了戰爭,所以才——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這句話運用怎樣的手法?
這句話用夸張的手法極言從軍之久。
從這句中,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個字知道的?
從這句可看出他從軍歷程之長,盼家之心已久;從“始”字可以知道。
詩歌的主題是什么?
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兵役制度不合理的樂府民歌,詩中描繪了一位少年從軍數十年后返回故鄉時,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帶來的苦難。
本詩的描寫手法及其作用?
(1)語言描寫,通過過路人說出的哀景來寫出哀情;
(2)環境描寫,寫出了家中荒涼的景象;
(3)動作、神態描寫,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 “出門東向看” 與 “淚落沾我衣” 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
... ... ...
十五從軍征PPT,第五部分內容:課堂檢測
1.“十五”“八十”是什么的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夸張的手法,暴露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的極端的不合理。
2.戰爭是殘酷的,可對于日益猖狂的臺獨勢力,我國在提倡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同時,為什么還要冒著戰爭的危險,聲稱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
當今臺獨勢力猖獗,如果臺獨分子關掉和平的大門而恣意邁開臺獨實質性的步伐的話,我們也只有采用正義的戰爭去維護領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
課后作業
1.完成同步練習。
2.背誦這首詩。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免費下載,十五從軍征PPT下載,.PPT格式;